天朝日不落 第90章

作者:风兮破地

  川村景明口中念着佛号,他算是明白了大山岩为什么会说情况一定比自己想的更糟糕。这是死了多少人?一万?还是两万?或者更多?海参崴城下日军也是伤亡惨重,但那个时候日军处于进攻状态,虽然也很困难,尚有余力去处理尸体、救治伤员,在哈桑斯基这边的情况极度糟糕,却是顾不了那么多。

  但不管怎么说,拿己方战死将士的尸骸去修壁垒也太过于惨烈,也太打击士气了。

  除了城外有很多的尸骸,远处的海面上也矗立着数百具日军的尸体,那都是晚上在结冰的海面上迷了路,被活活冻死的。从海面上绕过去是个馊主意,只携带了步枪的士兵能发挥处的效果有限,并不能切断中国人的后路,骚扰的作用也只是象征性的,他们很快就因为饥饿和寒冷而失去了战斗力。

  派出去的那个大队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变成了海面上的冰雕,剩下的人也几乎全部因为寒冷而失去了战斗力。不过也不能说他们的牺牲是一点价值都没有,人民军第七师意识到了自己的后路也有可能被切断,撤退的时候更加果断了一些。

  传令兵骑着马跑了过来,远远地就喊道:“敌军撤退了!”

  “让秋山好古的骑兵去追击!”大山岩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不要给他们重整旗鼓的机会!”

  秋山好古是日军骑兵第一旅团的旅团长,被称作是日军的现代骑兵之父,在外东北的广袤土地上跟俄军打仗的时候,他率领的骑兵部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府对日宣战时,他的部队已经深入到滨海省的后方。

  收到后路被断的消息后,秋山好古紧急带着部队赶了回来。但是因为他过于深入了,收到消息的时候太迟,哈桑斯基这边都打完了,骑兵第一旅团才刚刚到。

  “请元帅放心,骑兵第一旅团必定会将敌军全部歼灭!”

  秋山好古郑重地向大山岩说道:“我会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自己的耻辱!”

  五年前,秋山好古曾经跟随军队一起去天津,林大帅率兵攻打天津的时候,他正在大沽口的炮台里面吃烤鱼。见到天津被攻破,秋山好古带着几百名日军直接跑路了。这成了他人生中的污点之一,后来一直被人拿这个说事。

  等到人民军车翻了八国联军,秋山好古身上的污点少了一些。再等到中国人打败了俄国人,军中对秋山好古的讥笑嘲讽才算是消失了,很多人转而开始说秋山好古乃是大大的俊杰,为日军保住了几百名士兵,还将消息带了回去,虽然这也没什么用处就是了。

  日俄开战后,秋山好古率兵骑兵旅团在外东北的大地上纵横驰骋,把不可一世的俄国佬打的狼狈不堪,在军中竖立了威信。现在中国人逃跑了,秋山好古决定将敌人全部砍死在冰霜大地上,彻底地洗清自己身上的耻辱。

  大山岩的神情轻松,“要是抓到了敌将,不要杀了,留着有用。”

  “我不能保证抓到活的,只能说尽量!”

  骑兵第一旅团在外东北立下了不少功劳,虽然是在冰天雪地里面赶了几百公里的路,但是他们的士气依旧很不错。就是战马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消瘦了许多,还有接连倒毙在道路上的,不过问题不大,对付仓皇逃窜的敌人,骑兵有着绝对的优势。

  秋山好古辞别了大山岩元帅,跨上自己的坐骑,拔出军刀,高声喝道:“骑兵第一旅团,进攻!”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人民军的最后一支部队已经从哈桑斯基的西门撤了出去。徐无忌扛着一支步枪,腰间挂了两把左轮,大声地给士兵们打气,“我们先向西边进攻,

  等到了.........”

  他的耳朵动了动,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骑兵?天黑了的时候骑兵的作战效率可不怎高,而且还是这种天寒地冻,地面结冰的时节。人民军有过在夜晚使用骑兵的经验,最多只有白天三分之一的作战效率。小规模使用还行,在夜晚大规模使用骑兵的效果很糟糕。

  地面都震动起来,日本人至少出动了两三千骑,这么多骑兵.......好吧,日本人根本就不在乎伤亡,他们干得出这样的事情。徐无忌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色不是很好,但是因为地面上覆盖着冰雪的缘故,能见度并不低。

  “日军可真是难对付啊!”

  徐无忌嘟囔了一句,随即高声叫喊起来,“敌人出动了骑兵!大家加快脚步啊!”

  第三百二十五章 危急

  徐无忌是跟最后一批部队一起撤退的,他并不想这么拼命,但是碰到了日军这种敌人,不拼命怎么能行?刚开始的时候,在对射中人民军是占有优势的,不管是毛瑟步枪还是莫辛纳甘步枪都要比日军的轻武器好,在支援火力上面,人民军有迫击炮,日本人只有手榴弹,。

  要不是重炮拉不过来,日军的榴弹炮也只有被压制的份。但是进入到肉搏阶段后,人民军就占不到便宜了。日军的悍勇实在是超乎了想象,那些在身上绑着白布的日军敢死队哪怕是只剩下了一个人也不肯投降,还有人在自己身上绑了炸弹冲上来同归于尽的。

  看到日军使用了“肉弹冲锋”,徐无忌很是吃惊,他还以为只有义和团时候的中国军队会使用这种疯狂的战术,没想到在日本人这里又看到了。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不拼命不行。现在日军被堵住了归路,也到了不拼命不行的时候。

  日军出动了骑兵追击,但是徐无忌并不是很担心。他留在最后才走,自然不会一点准备都没有。这边才快走了几步,那边哈桑斯基城中就响起了猛烈的爆炸声,隐约还有惨叫夹杂在其中。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城中的多处地方都燃起了火焰,随即火焰一发不可收拾,将半个城池都给烧了起来。

  哈桑斯基城就是个土围子,里面堆积了很多的木柴,洒上油料后烧的十分痛快。听到身后传来爆炸声,还有火光亮起,战士们都欢呼起来。徐无忌却是大声喊道:“快走快走!别看了,杀人放火还没看够吗?”

  延迟引信的炸弹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爆炸和火焰只能阻挡敌人一时半刻,到了天亮之后,日军就会再次追上来了。到了白天的时候,两条腿可跑不过四条腿。在寒风里面冻了一个晚上,战士们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很值得怀疑。天气又是这么的寒冷,有几支步枪能拉得动,也不好说。

  战士们依旧兴奋了好一会,这才一个接一个地向着远方的黑暗中奔去。外东北冬天的夜晚冷的出奇,在哈桑斯基城中大家就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在野外冷的更加厉害。哪怕是已经穿上了全套的御寒装备,还在不停地赶路,可是依旧挡不住四肢逐渐变得冰冷。

  没多长时间,手脚就渐渐失去了知觉。这比刺痛的感觉还要糟糕,刺痛只是寒冷冻住身体的第一步,到了失去知觉的阶段,再往下那就是手指脚趾冻坏冻死了。远征伊尔库兹克的士兵里面,就有很多人被冻掉了脚趾。

  手指看的到,所以还能抢救一下。雪地行军的时候,往往是十几天几十天都不脱鞋子的,脚趾被冻坏了也不知道。徐无忌倒是不担心自己的脚趾,而是担心能不能在敌人的骑兵追上来之前赶到克拉斯基诺。

  在老龙山阻击阵地之前,克拉斯基诺是最后一个迟滞日军的地方,那里有跟哈桑斯基差不多的防御体系,也有暖和的营房和热气腾腾的食物。“大家再快一点!赶到了地方吃疙瘩汤啊!”

  人民军的战士们想着赶到克拉斯基诺喝疙瘩汤,秋山好古却只想着追上可恶的中国人之后,把他们通通砍死。第七师留下的“礼物”炸死了炸伤了不少日军骑兵,他本人是没有受伤,但是心爱的战马却被炸死了。

  不等到天亮,秋山好古就重新整理好了部队,在扑灭了哈桑斯基的大火后,带着骑兵追了上去。油料烧起来很猛烈,却不能持久。哈桑斯基不算大,能烧的东西也没那么多。骑兵第一旅团带着满身的烟火沿着中国人留下的脚印和车辙不紧不慢地追着。

  等到了天亮后,他们给战马喂了一些吃的,又砸破了冰面取水饮马,等一切都忙完了后,这才加快了追击的速度。骑兵第一旅团是个大编制战斗单位,但是现在只剩下了四千多骑,倒不是在外东北战死了多少,而是因为有大量的战马和挽马、驮马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在了来回奔波的路上,只有这么些坐骑能用了。

  因为战马数量不够,骑兵们有的换上了挽马,乃至

  于骡子和毛驴。秋山好古在私下里自嘲说他率领的不是骑兵,而是“骡子兵”。但不管是骡子还是毛驴,在战术机动性上肯定还是要强于步兵的。

  在追击的路上,不时有坐骑滑到,将骑兵摔在地上。秋山好古让那些失去了坐骑的日军在后面慢慢追上来,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收容掉队了的人。

  “加快速度!”

  “追上敌人,然后杀光他们!”

  日军骑兵纵马狂奔,在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正在雪地上艰难跋涉的中国人。秋山好古精神为之一振,他不顾疲惫,在马背上拔出了马刀,喊道:“进攻!”

  “荷!荷!荷!”

  狂乱的呼喝声在日军骑兵队列中响起。骑兵天然地就要比步兵高贵,骑兵的冲击力远胜于步兵。待遇也要远高于步兵。士兵可以忍饥挨饿,战马却不行,待遇稍微差一点,那些大牲口就敢死给你看。

  在野外的遭遇战中,只要步兵没能及时地展开,碰到了成建制的骑兵就只有被吊打的份。而现在日军是在进行追击,中国人是在逃跑,只要追上去,就能将那些可恶的中国人全部砍死。

  “师长,小鬼子追上来了!”

  徐无忌回头看了看正在逐渐加速的日军骑兵,再看了看手中的地图,“还差十七八里!凌晨的时候不休息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就算不休息十五分钟,就能赶到克拉斯基诺吗?战士们在那个时候已经到达了极限,不休息一下,说不定还走不了这么快。唉,就差那么“一点”距离了。

  “师长,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徐无忌连连摇头,“停止前进,在那个小山头上展开部队,准备作战!”

  夜袭群:陆玖④玖,③⑥①③⑤大雪下了好几天,天气越发的冷了,差不多达到了零下二十度。坚硬的动土上无法挖掘战壕,即便能挖也来不及了。想要用冰雪构筑防线也需要时间,现在做什么都迟了,只能上山固守。要是能坚守到天黑,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要是不行,那就只能杀一个够本,杀两个算是赚到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猪肉炖粉条

  “啪!”

  上面的战士脚滑了一下,徐无忌连忙伸出一只手将对方托住,这才避免了一串人被砸下去。被冰雪覆盖的小山头上面光秃秃的,仅有的几棵树木成了攀登过程中的的扶手。好不容易爬到了上面,所有人的手掌都是又红又肿,像是胡萝卜似的。

  徐无忌要好一些,但也被冻得直哆嗦。“太冷了!这该死的天气啊!”

  人民军的状态很糟糕,日军骑兵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秋山好古在马背上摇摇欲坠,他自己都是这样,其他人不问可知。但总算是追上了敌人,此前遭受再多的苦难也是值得的了。中国人跑到那么个小山头上,难道这就有用吗?

  秋山好古露出残忍的冷笑,看山头上也就一百来号人,这么点敌人可填不满骑兵第一旅团的胃口。他分出一部分骑兵远远地看着山头上的敌人,自己带着骑兵继续向前追击。

  “妈的,小鬼子也不傻!”

  徐无忌用步枪瞄准一里开外的敌人,悻悻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枪也是浪费子弹。在六百米外,那是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打击范围,再远一些,那就要上山炮和野炮了。

  日军的骑兵第一旅团装备了十几挺重机枪,他们远远地停下脚步,然后将重机枪在雪地上给支棱了起来后也没有发动进攻,看来是想要等步兵带着大炮赶过来,然后才会发起进攻。日军的动作让徐无忌又是庆幸又是担心,庆幸的是日本人没有进攻,他可以多休息一会;担心的是要是日军的步兵在天黑前赶到,山头上的这个连估计要玩完。

  他朝着西边的方向看了看,希望援军能快点过来吧。徐无忌留在最后才走,当然是做好了所有的安排的。在哈桑斯基城里埋了炸弹是准备的手段之一,派出援军接应是另外的准备手段。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援军先到来,还是敌人的步兵先到?日本简直就像是疯狗一般,援军的数量要是少了,只怕.........在跟日军交手之前,徐无忌也不知道日本人现在这么喜欢蛮干。五年前跟日本人交手的时候,日本人没这么疯狂的。那些小个子的日本兵根本就不是想要取胜,而是想要战死。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战死或许比活着受煎熬更幸福。

  趴在山头上等着命运裁决的人民军被寒风吹的浑身发抖,山下架起了重机枪的日军也不好受,不少人在雪地上上蹦下跳,免得自己被冻僵了。更多的人则是抱着坐骑啃食燕麦、大豆之类的东西,多吃些东西不能立竿见影地让身体变得暖和,但多多少少会有些用处。

  军曹和曹长们还能拿出贴身放着的肉干、铜制的酒壶等东

  西,难得地享受一下,东西是从滨海省那边抢的,也就只剩下一点了。相比于苦逼的步兵,骑兵在补给待遇上要好一些,但也就是好一些,没能好到哪里去,想要吃饱喝足还是得要自己动手才行。

  四条腿就是要比两条腿跑的快,在抢劫这种事情上也比步兵占优势。秋山好古治兵严酷,对抢劫倒不怎么管。倒幕战争和西南战争中,日军在日本列岛上的军纪就不怎么样,到了外国那就是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唉,要是不把那些重机枪和迫击炮都给砸了,也不能就这么看着小日本在下面嚣张。”

  徐无忌有些后悔,要是带上两挺重机枪,哪怕是只有一挺呢,也不能这么被动。但是话又说回来,一挺重机枪至少要让三个战士的负重增加几十公斤........还是砸了吧,不然根本就跑不了这么远。

  他虽然现在被困在了山头上,可是第七师还活着的人却是都撤了出来。第七师骑兵团的马匹牲口都变成了运输队,将伤员都用雪橇给拉了回去。光是这一点,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组织撤退比组织进攻更加困难,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军队是在撤退的时候崩溃了。几个月前,辽阳的俄军就在突围的过程中失去了组织度,十几万人被堵在山道里面,最后全部变成了人民军的俘虏。

  第七师在战斗中伤亡过半,但是活着的人都被撤了下来,只剩下了徐无忌这个师长和警卫连被包围在了山头上。看到山下的日本人在吃东西和活动,徐无忌也让战士们把剩下的干粮都拿出来吃掉。

  他一边啃着肉干和咸萝卜条,一边想着自己可能会成为人民军历史上第一个战死的少将师长,这就让人觉得郁闷了。速成系第一期的首席,升官最快的士官生,然后还会成为第一个战死的少将师长........

  到了下午的时候,西边的道路上隐隐约约传来枪声。徐无忌的耳朵动了动,从短暂而混乱的梦境中醒来,他推了推边上的师政委,“西边是不是打起来了?”

  师政委的年纪比徐无忌要大了许多,不像是小伙子的火力那么旺盛,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中被冻得意识都有些模糊了。政委刚才梦到了热乎乎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鸭,还有热气腾腾的猪肉炖粉条子。猪肉炖粉条,东北名菜,可以加上猪血,猪腰子,酸白菜,热腾腾地盛上一碗,那滋味,简直了。

  被推醒后,政委叹了口气,用冰雪擦了把脸,强行让自己清醒了一些,然后侧耳倾听,但是除了呼啸的风声外,什么都没听到。“师长你是不是听错了?报纸上说人在冻死之前,会出现很多的幻觉,还会觉得自己很热。”

  他想到了梦中的那些食物,烤鸭,猪肉炖粉条子.........又补充道:“还会梦到很多好吃的。”

  被政委这么一说,徐无忌也有些怀疑起来。北风刮的这么大,吹得呼啦响,哪里听得到什么别的声音?该不是自己快要冻死了,所以出现了幻觉吧。如果这是真的,那自己可能不是人民军第一个战死的少将师长,而是第一个被冻死的少将。

  “咦,那是什么?”

  西边远处的雪地上,一群黑点正在朝着在这边狂奔。徐无忌闻声望去,用望远镜看了好一会,不确定地道:“好像是敌人的骑兵?他们这是在逃命?是在被人追?但是我们的骑兵团剩不下几匹马了啊。”

  第三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

  秋山好古在日军中是有名的怪人,据说他极度抗拒洗澡,以至于身上总是有一股臭味,衣服上长满了虱子。他出生于藩士之家,参加过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所率领的部队就在旅顺城里面。人民军颁布了明确的命令,拒绝秋山好古、乃木希典等人的投降。秋山好古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害怕,反而是当场大笑道:“不意林永昌居然如此害怕我!”

  他分出了两百骑兵监视逃到山头上的敌人,自己亲率大军继续向前追击。秋山好古刚刚才从外东北赶过来,并没有跟人民军实际交过手,在哈桑斯基被炸那不算。之前他也曾面对过人民军,那个时候林永昌麾下的军队还被称作是义军。

  那是四五年前的时候,作为日军中最富盛名的骑兵专家,秋山好古跟随第五师团一起去了天津。之后第五师团进攻北京去了,他留在了天津。等到林大帅带兵打来,秋山好古正好在城外的炮台中吃烤鱼,没等他反应过来,天津就已经被突进去了。秋山好古刚开始想要坚守炮台,等待出兵的时机。

  可是林永昌根本就没给他机会,在攻打天津的时候,派出了三千多部队从后方包围了大沽炮台。大沽炮台上的大炮倒是还有几门,可都是对着海面的要塞炮,想要掉过头来轰击,没有专门的装备,不花上几天的时间是做不到的。不等到秋山好古将那些大

  炮玩明白,天津就已经被解放了。

  无可奈何之下,秋山好古只能带着几百日军跑路了。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后来不时被人提起。等到中国人歼灭了八国联军,非议的声音少了一些。再等到人民军逼迫俄军投降,军中嘲笑、议论的声音才算是消停了下去。

  但别人不说了不代表秋山好古不放在心里。在给军校的学生上课时,曾有人问他“骑兵是什么”,当时的秋山好古顾视左右,接着走到教室边上,一拳砸碎了窗户玻璃,然后举着鲜血淋漓的拳头,说道:“这就是骑兵!”

  骑兵就是这般的强大和脆弱,使用骑兵就要有一往无前的气概。然而在四年前的天津,秋山好古却做了逃兵。虽然当时他手中没有战马,兵力不足,是不得已才退出了战场的,可是他一直为此耿耿于怀,想要将自己身上的耻辱彻底地洗刷干净。

  而现在就是洗刷耻辱的最好时机,还有什么比消灭中国军队更好的方式?逃命中的步兵只是张皇失措的猎物,只需纵马上前,轻轻地挥舞手中的军刀,就能将中国人的脑袋砍下来!

  向前又追击了半个小时,骑兵第一旅团再次发现了中国军队的身影,数量比之前多了一倍。秋山好古精神为之一振,冰冷的身躯中迸发出活力来,“发现敌人!准备作战!”

  “呵!”

  “呵!”

  “大人!你看那边!”

  忽地有人大叫起来,接着是数十人一起呼喊,声音盖过了马蹄的声响。秋山好古顺着士兵们指着的方向望去,就见到西边的山岭上,有一名骑兵手持着战旗傲然矗立。那人身上穿着厚厚的皮毛,手中的战旗在北风中绷得笔直。

  “那不是我们的人!”

  秋山好古很肯定这一点,日军的骑兵不会没事爬到山岭上。就算能得到更好的视野,那又有什么作用呢?这里的气温下降到了零下十几度,晚上能到零下二十度,山岭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爬上去非常困难,下来更加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半死。更大的困难是寒冷,山上寒风刺骨,能将人活活冻死。

  但孟恩*孛儿只斤不这么想,他身上穿着厚厚的皮毛,胯下的坐骑是万中挑一的良驹,爬个山怎么了?只要够拉风就可以了!就算从山上摔了下去,那也无所谓,他皮糙肉厚,挨枪子都挨了好几次,摔几个跟头根本不在乎。爬这么高也不光是为了拉风,更多的是为了震慑敌人,免得要救援的目标在眼皮子底下被日军给砍了。

  林大帅说“打到釜山去过年”,釜山在南边,他们却是朝着东边一路狂奔。到了克拉斯基诺后,孟恩*孛儿只斤没有停下来休整,带着三千【蒙古铁骑】继续向东狂奔,就是为了把第七师的师长徐无忌给捞出来。皇帝陛下对徐无忌亲自断后的行为很不满,孟恩*孛儿只斤却是觉得姓徐的小家伙很对胃口。好的将领就是要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看到远处的东洋骑兵停下了脚步,孟恩*孛儿只斤放声大笑,他想表现得豪迈慷慨,但是山上的风太大了,笑声都被风声给掩盖了。秋山好古望着山上那孤零零的骑兵,勒住了战马,心中狐疑起来:是中国人的援兵到了?

  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之前就有人提出过这种可能。人民军中有很多蒙古骑兵,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那些蒙古骑兵在侦查、骚扰和迟滞方面的能力很强,不过之前作战的时候,那些蒙古骑兵一直没有出现,日军判断中国人的骑兵主力应该放在了汉城那边。

  人民政府对日宣战后,日本立刻就加强了对汉城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汉城里面的朝鲜末代国王、大韩帝国的开国皇帝李熙。李熙是日本人的傀儡,但是在朝鲜人民中还是有一些声望的。日本人担心李熙要是逃到了中国人那边,会给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带来麻烦。即便后来安重根、金在熙等人建立了朝鲜人民共和国,日本人也没放松对李熙的看管。

  现在看来,大山岩元帅等人的判断出现了失误,中国人的骑兵或许不是在德川方向准备进攻汉城,而是在这外东北的冰天雪地中。秋山好古自诩对骑兵的了解在整个东亚无人能出其右,发现可能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他立刻就做出了反应,他一边命令骑兵第一旅团的主力停下来整队,一边让马力稍微好一些的骑兵加快速度,上前去侦查敌情。

  至于正在向着山丘地区狂奔的敌军步兵,秋山好古也没忘记,分出了一支骑兵过去追杀。蚊子再小也是肉,对于敌人,秋山好古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手下留情。

  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心

  骑兵需要的军官数目比步兵多,因而应当特别仔细地训练他们。骑兵获得胜利不光靠速度快,而且靠队伍整齐、有秩序,以及合理使用预备队。如果把轻骑兵派做前卫,那就必须把他们分成连、营、团等单位,以便使他

  们能够相机行动。因为前卫和后卫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忽而追击,忽而成棋盘状队形退却,忽而改变成几列或成几个纵队,忽而迅速改变战线正面以便包围敌军侧翼。

  采取这些机动动作,前卫或后卫就能够避免同兵力占优势的敌军作战,并且能避免同他们做过份激烈的搏斗;同时还能遏阻他们,让全军有时间赶上来,让步兵有时间拉开,让司令官有时间作出决定,让辎重库和车队有时间赶到应到的地方。前卫和后卫指挥官的全部艺术就在于阻遏敌军,不让自己处于挨打的地位,并迫使敌军要花四小时才能前进一里的距离。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才能得到这样一些结果,并且在一切情况下骑兵对于这种训练比步兵更需要,前卫和后卫比其他任何部队都更需要。

  秋山好古在法国念了三年的骑兵科,色当战役后,日军转而学习德国陆军,但是他依旧对法国骑兵十分推崇,认为法国骑兵开创性地使用了很多新的战术。秋山好古力主骑兵应该其中起来使用,并且要配备机枪和大炮,而不是分散去干侦查和迟滞的事情。不是说侦查不重要,但是骑兵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说的是很有到你的,人民军也是集中使用骑兵的,并且给骑兵配备了机枪和大炮。但日军是一支贫穷的部队,不光是缺少机枪和大炮,也缺少战马、驮马和挽马,秋山好古的建议很好,大本营却没法给他想要的资源。要是把战马都给了秋山好古,其他的部队怎么办?依靠步兵去侦查?

  很快,派到前方侦查的骑兵狂奔了回来,隔着老远就在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子。远处的山丘上,矮壮彪悍的孟恩*孛儿只斤笑了,他摘下了马脖子边上挂着的号角,用力地吹了起来。悠长而苍凉的号角声在群山之间回荡,在雪地上传出去很远。数名蒙古骑兵跟从山脚转了出来,接着是数十上百个,然后是上千。再后来,乌央央的骑兵充满了秋山好古的视线。

  “蒙古人,”秋山好古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但并不能让身体变得暖和一些,他拔出了军刀,高声下令,“机枪队在高地上展开,其他人立刻列队!”旗手在高处用力地挥舞旗帜,将命令传给每一个大队。

  机枪的威力毋庸置疑,即便是有很多马匹在来回调动中暴毙,秋山好古也坚持带上了那些沉重的武器。现在,就是发挥那些重机枪威力的时候了。

  但是【蒙古铁骑】的速度太快了,骑兵第一旅团尚未完全展开,蒙古骑兵就已经冲到了步枪的射程内。那些蒙古骑兵一边冲锋一边开枪,准头不算好,但是声势极为骇人。骑兵第一旅团因为远道而来,马力消耗的太多,展开的速度远不如平时。一些士兵的坐骑换成了挽马、骡子和毛驴,那些牲口作为代步工具还行,在战场上的表现远不如训练有素的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