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93章

作者:风兮破地

  “敌人要逃了!”

  打了几十年的仗。乃木希典虽然不能适应现代战争,但是经验和眼光还是有的。“支那人要逃走了,就跟之前一样!我们要追上去,将他们消灭在逃亡的路上!”

  伊地知幸介知道乃木希典大将说的是对的,但是.......“抱歉,但是我们现在连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都抽不出来了。”

  “那就以乱打乱!不用管什么编制了,冲上去,哪里有支那人就往哪里打!”

  乃木希典不是不通文墨的粗人,相反,他还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读写汉语,还能用汉语写诗。甲午战争期间,他写了一首《征中国》,诗是这么写的:“肥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沐几春秋。斗瓢倾尽醉余梦,踏碎支那四百州!”

  “伊地知,我们不能给支那人撤下去重整部队的机会!要是他们回到了罗津城,我们之前吃过的苦头都要再吃一遍了!告诉士兵们,一个支那人俘虏也不要!我只要死的,不要活的!”

  伊地知幸介想到了外面满地的日军尸骸,不由得悚然而惊,“司令官阁下说的对,我这就去发布作战命令!”

  第三军已经被暂编第十师的反击打得支离破碎,正处于混乱状态,很多部队伤亡惨重,根本就没有发起进攻的能力。伊地知幸介发布了新的进攻命令后,立刻在第三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日军军纪严酷,动辄进行殴打,下级不准对上级的命令有半点质疑,但日军士兵也是人,在目睹了那么多同袍战死,己方部队又处于崩溃的边缘后,他们再也忍受不了了。

  有人悲愤地喊道:“我们奋力作战好几天了,但一天就只吃了一个饭团,早就饿得连枪栓都拉不开,还怎么发起进攻?”

  “我们中队已经快死光了!”

  “大人,我们已经有半年没看到军饷了!”

  不光是有士兵鼓噪,还有军曹,曹长,乃至于一些尉官也加入了进去。佐官们虽然没有表态的,但是他们沉默不语就是在纵容士兵们闹事。

  伊地知幸介大怒,“你们是大日本帝国的士兵,不是怯弱的支那人!我们打仗难道是为了军饷吗?难道不是为了报效国家吗?”

  见到军队有不稳定的情绪,伊地知幸介立刻调来军直属部队进行了镇压,当场枪毙了三十多名士兵,又将所有出现不稳定迹象的部队编入了

  敢死队。

  “摆在你们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向前击破敌人尚有一线生机,若是向后退却,那就全部枪毙!”

  伊地知幸介在出发阵地上布置了几挺机枪,宣布但凡是掉头往回走的,全都视同是敌人,会被督战队就地枪决。被逼到绝路上的日军士兵只能拿着步枪三三两两地向着西边进发。军官缺额太多,他们的指挥链条出现了断裂,很多部队编制不全,所以显得杂乱无章,兼且士气低下。有人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停下来向后观望,伊地知幸介毫不留情地命令重机枪开火。

  “大人!”

  重机枪手的眼眶湿润了,眼泪似乎就要滚落下来,然而荒凉的外东北不相信眼泪,这里的天气是如此的寒冷,就算是血泪也会凝固了。伊地知幸介抽出了手枪,“如果你不开枪,那我现在就打死你!”

  “........朝前走吧!”重机枪手扣动了扳机,子弹呼啸而出,打在坚硬冰冷的地面上,也打在日军的身上,血花溅射中,他狂乱地叫喊起来,“向前,向前!”

  看到督战队是来真的,被编入进攻部队的日军士兵不敢再磨磨蹭蹭的逗留,他们脚步蹒跚地向着中国人的阵地发起绝望的冲锋,一边哽咽着哭喊道:“若是有来生,千万不要降生在日本了!”

  乃木希典和伊地知幸介都认为人民军的反击是为了撤退,他们猜对了,但是只对了一半。暂编第十师是在向后运输伤员,并且已经将那个重型榴弹炮连给撤走了,伤亡较大的几个团也在准备行李,但是主力部队并没有撤走。日军毫无章法地杀过来,人民军的战士立刻给予了他们迎头痛击。炮弹已经所剩不多,正好打光了省事情。重机枪子弹也不多了,但是步枪子弹还是够的。

  普法战争的时候,很多步枪兵甚至没有打完70发子弹。现代战争步兵发射的子弹多了一倍不止,但是跟机枪比起来,那就算不上什么。清脆的射击声中,日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冰冷的大地上。

  没有完整的指挥链条,日军跟乌合之众也没什么区别。有些人想要冲锋,有些人趴在原地,还有些人躲在雪堆后面瑟瑟发抖,完全没有了战斗的欲望,也有一些日本军官直着身子,大声呼喝,想要指挥士兵进攻。但是这些勇敢的军官最容易招致步枪的射击,人民军的狙击手最先瞄准的就是他们。伴随着军官被射杀,日军的士气进一步瓦解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石头

  “呼!”

  李成溪呼出一口白气,冻得浑身直打哆嗦,握着步枪的手掌也跟着颤抖起来。这几天的天气要比之前好一些,至少能看到太阳了。但是气温好像并没有升高,报纸上说是什么“冰雪融化,吸收了热量,所以反而会更冷”。这不是胡话吗?出太阳怎么会更冷?但好像确实是更冷了.......

  远处的地面上有个影子晃动,李成溪将枪口向右移动少许,扣动了扳机。“啪!”远处的影子猛然倒下。拿着望远镜的观察员掏出铅笔,在笔记本上画“正”字,嘴里说道:“这是第十七个了吧?”

  李成溪拉动枪栓,将弹壳抛了出来,然后又是一枪,“第十八个!”

  观察员急忙拿起望远镜看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发现被射杀的日军,“这个不算,我没看到。”

  “哦,”李成溪无所谓地道:“那就不算吧。”

  观察员往右手上哈了几口热气,还是将这件事给记了下来,“现在不算,等打完了仗,清点的时候可能就算上了。”

  打仗不光是要训练好,武器装备好,对于军功战果的统计也要到位,这样才能激发士气。只要军队人数一多,对战果的统计就会变成一个难题。统帅和将领所能看到的地方是有限的,他们必须要依靠其他人收集起来的数据,才能进行奖励和惩罚。人民军对于战果的认定经过了好几次变动,现在仍然在继续摸索。这件事很重要,不光是跟军队的士气有关,也跟战术有关,林永昌借鉴了不少后世的经验,但是依旧觉得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

  除了李成溪外,还有很多狙击手和特等射手活跃在战线上,他们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虽然也被冻得清鼻涕横流,但还是要比趴在雪地上的日本人要好。在后面的营地里面,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实在熬不住了,撤下去暖和暖和身子也是可以的。但是日军就不行了,他们身后架着机关枪,回头就是死。可是向前也是死,趴在雪地里面即便不被中国人的冷枪干掉,冻也要冻死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哭了出来。哭声像是会传染一样,很快,雪地上就有成千上万人跟着一起放声痛哭起来。

  “呜呜呜........”

  “沃卡阿桑(妈妈)!”

  李成溪蹲在冰雪壁垒后面,搓了搓发红刺痛的手指,歪着脑袋听了一会,问道:“

  敌人在喊什么呢?”

  蹲在同一段壁垒后面的老兵颤抖着说道:“在喊妈妈呢。”

  “啊?日本人也有妈妈?”

  “嗨,日本人怎么就没有妈妈了?难不成他们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老兵想要笑,但是天气太冷了,实在是笑不出来,只能继续将手掌夹在腋下,这样能暖和一些。

  日军的哭声传到了人民军的阵地上,也传到了日军的出发阵地那边。伊地知幸介面色铁青,愤怒地喊道:“可耻!可耻!这是皇军的耻辱!他们不配做大日本帝国的军人!”

  他冲出了指挥部,高声下令道:“命令督战队向前移动,有畏葸不前的,全部就地枪毙!”

  不等日军做出反应,吴佩孚已经下令推倒了几段不甚坚固的壁垒,再次发起了进攻。他手中兵力是足够的,步兵和骑兵相互配合,用短促突击将士气全无的日军部队给解决了。很多日军士兵甚至没有进行抵抗,就那么等着中国人过来抓俘虏。

  入夜后,吴佩孚收到了下面统计上来的报告,“抓到了两千多俘虏?日军的士气低落到这种地步了吗?”

  “据说他们已经在杀马果腹了,士气低落也是正常的事情。”

  “或许我们不需要撤退,在这里就能彻底解决日本人。”

  师参谋长也有类似的想法,日军的士气这么低,要是能果断发起进攻,击溃当面的日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他伸手靠近火焰,以获取更多的热量,“可以给罗津打个电话,把前线的情况说一说。”

  林永昌向来很重视前线军官和士兵的意见,军队中的很多小技巧和经验是他“发明”出来的,更多的是士兵和指战员们的智慧。

  吴佩孚拿起话筒,接通了后方的电话,等待了一分钟后,话筒里面响起了大光头的声音。“我是林永昌,吴师长请说。”

  “是的,元帅,抓了两千多个俘虏........我认为现在已经可以发起反击了........好的........知道了!”

  “怎么样?”

  吴佩孚有些遗憾地说道:“元帅还是让我们按照计划撤退到老龙山,那里才是计划中的决战地点。”

  参谋长将手掌翻过来,用另一面向火,“元帅应该有更多的考量,可能有某些我们不知道的消息。既然总司令部坚持之前的计划,那我们还是分批撤退吧。”

  吴佩孚放下话筒,也过来一起烤火,“好,你带着炮兵团先走,我跟师部师第二批,郭松龄那个团留在最后。”

  郭松龄团是个加强团,说是一个团,实际上兵力差不多有一个旅了。吴佩孚将这支部队当做是杀手锏,反击的时候用来打头阵,撤退的时候就用来断后。好刚就要用在刀刃上,什么是主力?在他吴佩孚这里,干苦活累活的才是主力!

  日军尚不知道人民军准备在老龙山附近进行决战,他们以为克拉斯基诺就是通往罗津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中国人的战斗力很强,但是死不起人,也不如我军这样吃苦耐劳,他们的防守都是依托原有的城镇展开。在克拉斯基诺后面就是罗津,拿下了罗津,联合舰队就能将补给送上来!”

  大山岩赶到了第三军的军部,对乃木希典和伊地知幸介等人说道:“就只差这么一点距离了!”他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就这么一点!诸君,还请继续努力!”

  乃木希典默不作声,只是点了点头。伊地知幸介却是大声地说道:“元帅,我们需要更多的炮弹和步兵!”

  大山岩毫不迟疑地道:“后备步兵旅团、野战炮兵联队和其他赶过来部队都给你们第三军,一定要拿下罗津城!”

  “哈依!”

  “哈依!”

  第三百三十八章 炮击

  大山岩和其他日军将领认为他们只差最后一哆嗦就能逃出生天了,根本就没想过会在老龙山遇到更加激烈的战斗。在日本陆军在雪地上艰难前行的时候,联合舰队分出了数条战列舰,以及一些辅助性舰艇,掩护着庞大的运输舰队,正在罗津港口的海面上徘徊。

  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秋山好古的弟弟)、三须宗太郎等海军将领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办产生了分歧。一部人将领认为应该立刻靠近海岸,将罗津城轰个七零八落,然后派遣水兵去占领港口;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派人去跟陆军联络,海陆并进夺取罗津。这些海军将领倒是没人担心会遭受反击,因为中国人的海军都被他们封锁在旅顺和青岛的港口里面了,罗津这里虽然是不冻港,但只是一个很小的港口罢了,在平日几乎没人在意的那种,所以也没有海防要塞,只要派出两条战舰开上几炮,就能夺取罗津港了。

  他们所担心的是中国人会不会在受到攻击后放火焚烧了港口,要是出现了那样的事情,罗津港可就是完全失去了作用。

  陆军就只能打到汉城去才行.......考虑到黑木为桢和奥保巩不停地请求大本营进行指导的行为,汉城很可能也不保险。难道还要再派遣一支分舰队去炮击汉城?

  “不能指望陆军!”东乡平八郎坐在上首的位置,“海军要果断地行动起来!”

  日本的海军跟陆军一样,大票的将领都是屠夫,别看他们学着英国人喝牛奶吃面包,实际上都是一路货色。在跟俄国海军打仗的时候,在俄军打出了白旗的情况下,东乡平八郎根本就不接受,下令继续开炮,直到将俄国海军将士杀得七七八八了,依旧没有受降的意思,还是边上的其他军官实在看不下去了,苦苦相劝,东乡平八郎这才下令停止开火。

  听将领们争辩了一会,东乡平八郎做出了决断,先用舰炮把罗津城轰成碎片,然后派水兵上岸。港口要是被烧了也无所谓,大不了让陆军的人在接近零度的海水中修简易码头就是。陆军人多,随便派个几千人还不是轻轻松松?

  陆海军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秋山真之等海军将领认为应该消弭陆海之间的矛盾,但这又怎么可能?陆军和海军争夺是资源,是利益,这才是陆军跟海军矛盾的根源,而不是所谓的“意气之争”。想要让对让将嘴里的肥肉吐出来,这怎么可能呢?断人财路,可是如同杀人父母。

  既然东乡大将做出了决断,下面的海军将领们自然没有了别的意见,他们派出了“出云”、“浅间”两条战舰,带着几条驱逐舰一起抵进海边,在试射了几发炮弹后,对着罗津城一顿狂轰滥炸。战列舰主炮的威力不是陆军的150小水管所能比的,每一次主炮齐射,就像是海面上有惊雷炸响。炮弹落在罗津城中,炸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坑。房屋很快就被震塌震碎。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罗津城中已经没有了一间完好的屋子。

  “轰!”“轰!”

  “轰!”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林永昌一直坚持“先陆后海”,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支强大的陆军,即便亲眼见到了战列舰齐射的威力,也没有改变一直以来的想法。但是看到如此强大的火力,也不能不生出一些想法。人民政府必须要有自己的海军才行,现在是没有那个条件,将来也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罗津城离海边太近,战列舰的主炮能够得着,林大帅自然是不能将部队放在城里面任由日军来炸。军队和屋子都是放在城北好几里的雪地里面。这个时代战列舰的有效射程也就一万米左右,日军的战舰都已经落伍了,能在七八千米的距离上有个百分之三的命中率就算是训练有素了。

  炮弹轰隆隆的炸开,震得附近一些山上的积雪滑落下来,形成了雪崩。“啧啧,联合舰队还是有些本钱的。”林永昌将望远镜放下,说道:“日本人的战舰靠的更近了,炮兵可以干活了。”

  “出云”、“浅间”等战舰刚开始还有些谨慎,离海岸有一段距离。但是离得太远炮击精度不够好,又见到罗津城里完全没有反击的力量,于是又靠近了一段距离。那两条老旧战列舰还好一些,它们的炮管子够粗够长,虽然打的不是那么准,好歹还能够着。那些驱逐舰上面的舰炮就有些不够看了,为了能够将炮弹打进罗津城,它们不得不尽量靠近海岸。在撞碎了一些浮冰后,几条驱逐舰几乎快要开到岸上去了。

  离岸边太近,这就给了人民军机会。埋伏在附近山头上的重炮团接到电话后立刻行动起来,战士们推开了用树枝和冰雪制作的掩体,揭开了大炮上盖着的炮衣,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岸边的驱逐舰。重型榴弹炮也就150 的口径,很难击穿日军主力舰的装甲,因此攻击的目标都是日军的驱逐舰和辅助舰船。人民军从英国购买了几门要塞炮,都是用英国人报废的炮管改装的,有可能打穿日军主力舰的装甲,但是并没有拉过来。在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里面,能把150mm口径大炮拉出来就不错了,300mm口径以上的大炮真的是太重了,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靠人力畜力运输那得要好几个月才行。

  所以重炮团的目标很明确,不要去管那些战列舰,挑轻型舰艇和辅助船只打就是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打伤日军的主力舰,还不如击沉几条辅助舰船。日本人的财政状况比人民政府还要糟糕十倍,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给他们多造成一点损失,就是将明治政府向毁灭的边缘多推了一步。

  日军一边炮击,一边用运输船在罗津港进行两栖登陆,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夺取港口,给陆军提供补给,摧毁罗津城都是次要的目标。战列舰在轰击了十几轮后就停了下来,大口径舰炮的炮管是很贵的,而且寿命都很短,一般打个四百发膛线就要磨平了。再就是大口径的炮弹也很贵,日本已经处于破产的

  边缘,海军也不富裕,能省一点还是省一点吧。

  东乡平八郎下令让主力舰停止了射击,只让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继续开火。接着,他就收到了发现附近有中国人的炮兵阵地,以及“浅间号”装甲巡洋舰中弹的消息。

  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地

  “浅间号”装甲巡洋舰并不是重炮团的射击目标,很显然,它之所以中弹,是因为..........打偏了。没有经过校正,打偏很正常,“浅间号”只是运气不好,前甲板上挨了一发150榴弹,一门副炮被摧毁了,还死伤了几个海军士兵,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问题了。

  受到了攻击后,日军战舰使用船上的二级主炮、副炮和臼炮等武器进行反击。炮弹在雪地上炸出一团团黑色的痕迹,但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即便日军压制住了几处炮兵阵地,但是并没有办法改善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正在登陆的水兵毫无掩护,也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在人民军的炮击中,运输船或是中弹起火,或是跟边上的船只撞到了一起。俄军在葫芦岛的登陆是一场灾难,日军的登陆还算不上灾难,因为他们上岸的人并不多,会死在这里的人也就不会多。

  上岸了的日军茫然无措地趴夜袭群:陆九肆⑨,③六壹三⑤在地面上,他们很多人手里连步枪都没有,既无法进攻,也无法防守,只能看着战舰在不停地喷吐着火焰。

  “撤退!都撤退!你们还留在那里干什么?”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上了岸的日军又纷纷向着运输船上游去。海水或许接近了零度,或许已经到了零度以下,谁知道呢,当电解质浓度和气压改变之后,水的冰点也会改变的。但不管是不是到了零度以下,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跋涉都不会是一个有趣的体验。到处都是爆炸声,运输船在向着远处的海面逃走,一些水兵忍着刺痛爬上了船只,更多的人则是在冰冷的海水中讯速地失去了热量,四肢变得僵硬,在绝望中慢慢地沉入了海底。

  脚步声在战舰的甲板上响起,一名兵长冲了进来,大声地报告:“大将,敌人的炮兵撤走了!”

  东乡平八郎“嗯”了一声,挥挥手让兵长退了下去,然后说道:“支那人的炮兵只是撤走了,并不是被消灭了。他们还隐藏在我们所见不到的地方,随时准备对我们发起进攻。”

  他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道:“我们需要派人去跟陆军联系,没有观察员的引导,战舰开火只是在浪费炮弹。”

  没人再说什么派遣水兵攻占港口和城市的话,事情很明显,中国人不会和他们硬拼大炮,陆军的小水管是没办法击沉战列舰的。但是要日军开始登陆,中国人就会用大炮来招呼他们。联合舰队的实力很强,但是海军的水兵在陆地上打仗的本事并不高明,而且战舰没有办法开到岸上去。除非日本人学会了“陆地行舟”的本事。

  登陆行动完全失败了,损失了上百名士兵也就罢了,沉了两条运输船,一条驱逐舰中破才是让东乡平八郎肉痛的事情。日本明治政府的经济在这两年急剧恶化了,陆军要扩军,海军要大建,而这都要钱,海军现在能要到的资源是越来越少了。至于“浅间号”装甲巡洋舰被打坏了一门副炮,以及另外一条驱逐舰小破,那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花点小钱就能解决。

  “我们必须在这里等待陆军的到来。”

  东乡平八郎最后说道:“然后跟陆军一起,打败卑劣的支那人!”

  被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念叨的陆军已经赶到了老龙山附近,然后就再也不能前进了。人民军在老龙山附近修建了更为庞大的防线,部署了更多的部队,更多的机枪,还拉来了更多的大炮,包括山炮、野战炮以及重型榴弹炮。撤退下来的第七师和暂编第十师都被部署在了防线的后方,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场。

  日军的侦察部队没有料到会在这里碰到中国人的防线,当他们爬到山丘的顶部后,看到眼前的连绵的防线和无数用冰雪修建的营房、炮兵阵地等设施后,都被惊呆了。上等兵浦饭痛苦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呻吟道:“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敌人?”

  同伴哀叹道:“不管敌人是怎么会出现在里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把消息传递回去。上面的大人们自然会做出决定的。”

  浦饭锤着地面,恨恨地道:“上面能怎么做?还不是要让我们进攻?已经死了那么多人.........”

  “已经死了那么多人了,”乃木希典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怎么能在这里停下来?”他看着伊地知幸介,语气冷漠,“从每个旅团里面抽一个中队出来组成敢死队。”

  伊地知幸介低声说道:“军中士气低落,再继续组建敢死队,只怕........”

  “只怕什么?”

  乃木希典

  的脸上浮现出冰冷的笑容,“要是有必要,也给我绑上炸弹!我亲自带着敢死队冲锋!”

  “........我知道了!”

  没多久,一个又一个残破的中队被挑了出来,跟之前的敢死队一样,参加决死突击的人都得到了清酒和饭团。就是饭团只有一个了,而且里面什么都没有,清酒寡淡的跟水一样,尝不出来任何的味道。

  浦饭跟他的三个同伴跪坐在冰冷的雪地上,将冰冷的饭团塞进嘴里,然后再同饮冰冷的清水......清酒。“我不想死!”他看着地面,低声说道:“莹子还在家里等着我。”

  边上的几名同伴一动不动,似乎是在聆听伊地知幸介参谋长的训话,又似乎只是被冻僵了。浦饭的声音大了一些,“我不想死!桑原,你们等下跟我一起逃走吧!”

  桑原跟浦饭都是金泽人,还是同一个村子里面的,边上的另外两个人也是。他们村出来的十几个人大部分战死了,就剩下了他们四个人。桑原的身体动了一下,声音随即传了过来,“笨蛋浦饭!说这么大声是想要被枪毙吗?”

  浦饭压低了声音,“你们等会跟着我一起,不要冲的太快了。”

  另外一个身材矮小的同伴说道:“没用的,就算落在后面,也会被我们自己的机枪打死。”他的身形没动,嘴唇快速地张合,“户愚兄弟就是这么死的!我看到他们的身体都被打断了!”

  上等兵浦饭低声说道:“我们可以先躲起来,或者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