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塔博里茨基
兵员不需要多考虑 ,在动员人口方面据我所知算上填线的民兵现在前线加起来都快有六百万人了!
而粮食上,匈牙利、乌克兰都是欧洲重要的粮食产地,我们没有高产作物,还常年遭受瘟疫的袭击,粮食是限制我们作战潜力最大障碍。
还有的问题,就在于武器弹药上面。
我的指挥官专门去问了那些填线的民兵部队,他们很多人都领不到枪,就算有枪他们每人只有3到4发子弹,所以这么多士兵完全是浪费,他们不可能正面和异端对抗,只能打游击战。
有些老兵跟我说过,他们有时通过伏击战打异端,集中大量兵力打异端少量兵力。由于弹药缺乏,伏击的时候只能打2,3发子弹,然后立即要挺起刺刀冲锋。
剩下的一发子弹必须留在枪膛里面,做紧急时候使用。
所以他们每战必须打赢,因为这样才能缴获弹药,如果没有弹药下一仗就无法打了。炮弹也缺,一些炮只有十几发甚至几发炮弹,一旦发射完了就只能扔掉。
我们的炮兵火力根本无法跟地狱抗衡,为这一点也不知道多死了多少人!就在布达佩斯,之前打决战时候的士兵恐怕都是欧洲最精锐的部队,这些老兵都身经百战,就是因为没有炮兵火力,他们被迫只能用人海战术冲击异端的阵地!
我们不缺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缺粮食,缺火药——粮食短期内看不出来问题,毕竟即使现在粮食产量翻倍适役人口可不会跟着翻倍——
但如果我们连基本的武器弹药都没有,持久战争就没办法打!
我带着这些士兵打仗的这段时间我非常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我弹药呢?”
电话的另一头沉默了很久,尼欧斯差点以为教皇挂了他电话。
“事情....可能比你想的还要糟一些,我们的科学研究实际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不仅是政治上和军事上...还有宗教上的干扰。”
“你都是教皇了还有宗教上的干扰?总不能是上帝干的吧?”
“...”
“我明白了。”
尼欧斯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对这些以太海怪物的憎恨更深了一笔。
“教皇陛下,亚空间风暴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很快那些怪物就可以重新联系上现世了,到时候我们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我明白了,”过了十几秒,教皇的声音终于传来,语气中带着一种沉重的决断,“我会下令维也纳派出船队。布达佩斯的工业设备必须得到保全,十字军的主力会撤出来前往维也纳,一部分技术神甫和我们教会这些年的各种研究资料也会往你那边送去——
对此我只有一个要求,你告诉我到底哪些‘战略预言委员会声称的亵渎技术’对这场战争有利陸?「衣柒尹爾>〗〥 捌飼 玐 -?我把这些科学家想办法送到你那边去,到时候科研成果记得分享给我就行了。”
尼欧斯点了点头,仿佛教皇能够看到他的动作一般:“愿你心中的主保佑你,教皇陛下。"
————————月?漪/首*发ー
1月30日当天,布达佩斯河道的冰面被炸开,第一艘来自维也纳的轮船满载着人员和物资从这里起航,第一批撤离的人员有很多都是儿童,多瑙河沿岸守备的十字军为了掩护这些船只,不断地向对岸开炮。
在螺旋桨声中,这些孩子们扒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城内的将士们告别的情景依弃琉盈衫II贰陾,令岸边观者无不动容。
正是从这天开始,维也纳派来的36艘轮船和850多只木船,日夜不停地在多瑙河来回穿梭。
为了能尽可能多运些物资出来,神圣罗马帝国、罗马教会联合发布声明,声称民间的团体或个人只要成功把物资从布达佩斯运出来,每运出一吨就可以获得无比丰厚的奖赏——顶的上一个小康家庭半个月的消耗,按照这个标准运输上百万吨物资和几十万人,所获得的酬劳绝对是天文数字!
维也纳和沿线城市的各大民营企业经过仔细研究,最终居然决定仅仅收取成本费用,基本无偿的为国效力。
现在摆在尼欧斯眼前的是个可怕的烂摊子,这么多货物,这么多人要短时间迁移到维也纳去。可自己只有三十多艘轮船可以用,每艘船只载重不过200吨到400吨,单程需要4天时间。
按照以往的惯例,就算这些轮船玩了命,也绝对不可能将这这么多人和物资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运输完毕,至少需要1年时间。
尼欧斯说:“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
守军们面对艰难的处境,发挥了他们最大的能动性。他们决定用优化流程的办法来缩短运载时间,整个运输划分为三段航行。布达佩斯至杜瑙博格达尼为第一段,杜瑙博格达尼至塔特为第二段,然后从塔特走铁路向后方运为第三段。
因为塔特之后的水道沿岸已经侦察到出现了大量异端军团,满载人员和货物的船只连一发火炮都撑不住,那不如提前在安全航道内下船。
这样一来,经过流程优化,运输量迅速提高了数倍。
除了流程优化以外,还有船只的利用率问题。当时轮船超过1天就要设有卧铺,卧铺一般是4到8个人占一个仓位,而这个仓位如果硬塞的话,至少可以塞入8到20个人。
尼欧斯说漆児厁#`O4氿Q伞似裠:“现在是战时,就不搞什么卧铺了,将所有卧铺一律取消,改成站票!”
这样船只运载量也迅速提高了几倍。
同时,很多物资体积虽大,但重量轻,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大轮船运输。于是守军从多瑙河沿线各村庄、城镇紧急征召了上千名水手和850艘大木船师{.另器<倭?II似〖罒,2000多艘小木船,负责运输这些轻型物资。这样一来,运输量又大大提高了。
不过,代价是,木船没有动力,必须依靠纤夫拉拽才能经过第二航段。无数纤夫被组织起来,他们在岸边拉着纤,几千米外就是异端的前沿阵地,他们的生命时刻都暴露在异端的炮火之下,但他们仍在坚持,保证一船船物资得以通过。
那名先前幸存的奥地利下士——就是希尔,在船上看到这一幕,画下了《多瑙河上的纤夫》这一作品。
“...这些纤夫为了国家、为了欧罗巴民族,短时间内聚集起来,拿着微薄的报仇,以百分之二百的力量工作。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他们是欧罗巴民族的英雄!是人类的英雄!”
尼欧斯在看到这一幕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偷偷撕掉了已经提前给希尔写好的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推荐信,反手换成了晋升他为宣传部部长的任命书。
毫不知情的希尔在周围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高兴地接受了这一职务,以强烈的热情向所有人宣传,要求用尽全力为圣徒、为国家、为欧罗巴、为人类办事。希尔自己冒着异端的轰炸,亲自去各个码头巡查督促,甚至连卸货装货这种小事也是亲自去检查,整日整夜的操劳,很少睡眠和吃饭。
沿岸征召的船长和水手们,白天驾驶着满载物资的船,在异端的远程炮火下艰难航行,一旦稍有疏忽就是船毁人亡。
同时,异端的飞机整日在多瑙河扫射轰炸,几乎每天都有船只被炸毁或者炸伤,但没有人怕死,都在咬牙坚持。
直到2月19日异端部队进入布达佩斯西城区之前,尼欧斯已经成功地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70余万人,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炮厂、拖拉机厂的物资。
而留给异端的,只有一座满目疮痍、遍布残垣断壁的城市。
PS:第一卷大概就要在这周结束了,下一卷开始种田,攀科技,打游击!
PS2:250票票下一更4.5k喵...
烈焰升腾:1914 : 第47章: 不是哥们?
1915年2月19日 布达佩斯
异端军团的旗帜正在教堂上空飘扬,数以千计的异端士兵正站在城市的废墟上欢呼雀跃,鹰山指挥部的背后,苍山如海,残阳似血。
不远处,异端第3军团前锋,肿瘤领主库嘎斯持着砍刀,向身边的仆从说道:“立即给王庭总部传信,我军已顺利夺取十字军在东欧的最后堡垒,步兵第6、第68军团正沿多瑙河两岸向西北的布拉迪斯发堡垒攻击前进。”
杜瑙博格达尼 渡口
尼欧斯站在杜瑙博格达尼渡口的高地上,在他的视线下方,多瑙河如同一条巨大的银色丝带,在这里突然改变了它的流向,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随后向南流向他们刚刚撤离的布达佩斯。
河面上,最后一批木筏和渡船正载着疲惫不堪的士兵和难民横渡而来。尼欧斯看着这些人的面容——满是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数日的连续撤退让每个人都形容枯槁,但他们眼中那股固执的生存意志仍然闪烁着。
“圣徒大人,所有部队已经渡河完毕。”
亚摩斯教士——不,应该叫他亚摩斯随军主教了,站在尼欧斯身后汇报。他的嗓音嘶哑,几天没合眼的双目布满血丝,军服上的十字架沾满了泥土。
在迎回自己最初的那几百号老跟班后,尼欧斯顺理成章地将他们安插进了自己组建的新部队中。根据和教皇的协定,也是为了让教会在维也纳吸引火力,到达杜瑙博格达尼渡口的将近三十万十字军,绝大部分都将向西去支援维也纳和布拉迪斯发。
尼欧斯向来认为宁缺毋滥,他组建的新队伍里的士兵都是自愿加入的,士兵们有的认为尼欧斯是他们、是人类的救星才跟随他,也有的被尼欧斯身上的“神力”折服而追随他,也有因他的理念而跟随他的。
就是这样一支东拼西凑的部队,加起来不超过四万人的战团,带着愿意追随尼欧斯的十几万平民百姓拖家带口地一头向北扎入喀尔巴阡山脉。
“是时候了。”
尼欧斯微微点头,转向渡口下方的临时营地。几十万人马和难民在那里露营,营火如同星辰般点缀在暮色中。随着最后一批人员的渡河,整个撤退行动终于完成。异端的炮火声已经远去,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宁静。
各个战团的军官们迅速集结在尼欧斯周围,这或许是他们这辈子和尼欧斯见的最后一面了,他们大部分人离开了名为布达佩斯的绞肉机,随后又不得不再次进入下一个名为维也纳的绞肉机。
地图被展开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油灯的微光下,山脉和河流的轮廓若隐若现。
“我们就在这里分兵,”尼欧斯指着杜瑙博格达尼这一河段,“主力部队——第三、第七、第四和第九军团,约二十五万人,将西进维也纳。维也纳主教需要你们筑起新的防线。”
“您真的不愿意和我们去维也纳吗?圣徒大人?”一名年长的军官再次问道,失去了尼欧斯,他们就要直面地狱的牛鬼蛇神了。
地狱的邪恶巫术和折磨刑罚太过惨无人道,以至于绝大部分十字军宁可死在子弹下也不愿被地狱的巫术折磨。
尼欧斯的目光移向地图北部的喀尔巴恰山脉:“我将带领第一军团和自愿跟随的平民北上,在山区建立根据地,你们以后的路只能暂时靠你们自己走了。”
一阵低语在军官们中间传开。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
“异端以为布达佩斯的失守意味着我们的溃败,”尼欧斯说道,“但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在山区打造一个磐石般的据点,从那里发动反击,切断异端的后勤线,给予他们数不清的小型打击,直到他们的推进变得不堪重负。”
一名年轻的团长忍不住问道:“圣徒大人,异端的机动部队和空中力量……”
“正是为此我们选择了山区,”尼欧斯打断他,"在那里,他们的优势将被大大削弱。他们的重装备进不了山区的,几千公里长上百千米宽的喀尔巴阡山脉太大了,从西边的斯洛伐克起一路向东,在罗马尼亚境内拐个弯像把镰刀一样一头向南扎入塞尔维亚的铁门峡谷——
这道山脉直接将异端军团进攻欧洲大陆的补给线切成两段,如果我们能在这条山脉扎根,你们的压力会减小很多。”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当然,要是异端从意大利登陆或者从西班牙那边北上把我们的屁股打穿了我也没办法,我不是神,别指望我一个响指把所有异端的头拧下来。”
尼欧斯耸耸肩,开了个小玩笑,众将领脸上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了些。
“乐观点嘛,说不定我可以直接继续南下去南斯拉夫,然后向西边去罗马和教皇胜利会师呢!”
“哈哈!那太好了!”“那很乐观了。”“什么时候咱们能在耶路撒冷会师啊?”...
营地里,士兵们已经开始按照命令分组。跟随尼欧斯北上的大约有三万七千余精锐士兵和十九万余名平民,其中包括工匠、医护人员和技术神甫。教皇承诺的那些理论上已经被流放的技术神甫和科学家都已经在路上了,他们得绕道神圣罗马帝国从波兰那边和尼欧斯汇合。
尼欧斯一拿到清单差点吓了一条,光是这十年有明确记录的因“研究战略预言委员会认定的亵渎技术”而被流放的技术神甫就有几千人,还有更多学徒和工程师乃至是没有加入教会的科学家,因为没有天主教徒的身份保护而被不明不白地送上火刑柱。
如果不是前任的皮尤斯老教皇竭力斡旋平衡,可能那些被流放的技术神甫都要流放改火刑了。
“剩下的部队将在天亮前向西开拔。”尼欧斯收起地图,一想起那蹴⊙VI思气岜洱疤些受迫害而死的科学家和更多无辜而死的平民百姓他太阳穴就突突地疼,手就忍不住想要砍些什么。
“等我打进罗马后,一定要把这些混账玩意绑到火刑柱上烧——
他妈的,这异端不能吊起来用铜头皮带抽,必须得绑在火刑柱上烧!”
天空中,星辰如同无声的见证者俯视着这一切。
“希儿,过来!”尼欧斯叫来了他的新任宣传部长,“记录下这一刻,然后整一篇很有**的报道发往罗马,我要全欧洲都知道,我们没有被击败,我们只是改变了战场!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1々〃零艺崎〔(四)V巴“是!胜利万岁!”
希尔激动地点点头,行了个右手心向下小臂向前伸的罗马式敬礼,他已经开始构思如何描绘这一历史性时刻了。
当最后的分兵命令下达后,尼欧斯独自走到河边。
多瑙河的水流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们的战争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们将在山区等待春天,”他对着身后走来的多米尼加和luce说道,“然后,当异端认为他们已经胜利时,我们会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持久战。”
多米尼加点点头,眺望着远方黑暗中的山脉轮廓:“愿主保佑您的计划,陛下。”
“不是主哦,”luce给火堆填了根柴,“是我们自己。”
“我知道,这词说了几百年了一时半会改不过来——luce,你来汇报什么?”“亚摩斯主教想要搞一个新教,崇拜的对象就是我们的圣徒,他还说要把我当活圣人,托我来问问圣徒大人他写的教义怎么样。”
“还是事太少了,让亚摩斯去把队伍里的神职人员整编好,每个连都要有,让他们负责战士们的军纪和一系列生活作风去,给他闲的!”尼欧斯挥挥手让她回去传话,临走前顺便给luce丢了根肉干。
火堆旁的人来来往往,不断地向尼欧斯述职然后又匆匆离去。夜深了,分离的时刻即将到来。尼欧斯从火堆旁起身,站在多瑙河畔,望着江面,以及南方的那座城市。
此时此刻,尼欧斯心头浮起了一首诗篇,想了想,提笔用中文在多瑙河畔渡口的柱子上写道:
《临江仙·布达佩斯围城》
鼓角霜天孤月坠,寒星暗照残城。
铁衣凝泪冷如冰。马头云欲散,人面火将明。
十万重围数日破,长河怒卷悲声。
此身誓共一舟横。谁言春不到?烽烬铁衣行。
异端持续数月的攻势终于缓了下来,集结了十字军和异端近百万大军的布达佩斯会战终于尘埃落定,现在东边和南边已经隐隐可以听到隆隆炮声了,异端军团的前锋应该已经向这边走了吧?
“陛下,我们走吧!”多米尼加低声说道,“天亮了异端的飞机就要来,到时候不好走。”
“好,我们走。”
尼欧斯最后再看了眼在月光下缓缓流淌的多瑙河,随后头也不回地骑上马跟着自己的军团向北方走去。
——————————————
维尼察 第一军团留守警卫团部
瓦伦汀作为警卫团长已经接到了军团司令部的电令,第一军团的主力已经进入喀尔巴阡山脉,一晚上行军二十余千米,队伍里的平民百姓必须要休息一会,于是要警卫团在维尼察这块盆地布防。
瓦伦汀很快传达完了命令,参谋说道:“团长,搬运设I零齐罢(四o)qbi是伍溜备的进程必须加快了!这里是山区,我们缺乏汽车,即使我们日夜换班那些工业设备一天只能走不到二十千米,我担心异端追上来——”
“彻底进山要几天?”瓦伦汀问道。
参谋想了想,说道:“如果只是把各大工厂的生产设备全部抢运到大克尔季什,一天半就够了,可如果要将设备运进更往北的山区,至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山区里没有路。”
瓦伦汀想了想,临机决断道:“那就先抢运到大克尔季什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