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异端不能烧,必须得吊起来抽! 第69章

作者:塔博里茨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想要突破异端水面舰队和大量水下潜艇组成的封锁线,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贸易航线,对于目前的欧洲各国海军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海军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军种,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嘛。各国政府纷纷向各自的海军部下达死命令,要求他们给出突破海上封锁的计划。然而,收到的答复无一例外都是否决。即使是拥有着近十条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的海军第一强国——英格兰王国,其海军部也给出了令人沮丧的评估。

  英格兰海军大臣在给国王的私信中写道:

  “...陛下,臣可以理解您想要和美洲开展贸易和殖民的迫切需求,这无疑是王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但臣不得不陛下陈述当前的困境:我们目前想要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航线,必须首先在大西洋上与异端海军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海上决战,将他们的主力——至少是水面部队——消灭三分之二以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勉强确保部分船只的安全通航。

  这个风险太大了,陛下。海军不是陆军。陆军即使在布达佩斯失利,我们还能撤出来三十万精锐老兵守住维也纳,为下一次反攻保留火种。

  但海军不一样,它可以在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里输掉一切。

  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重建这样一支舰队,而失去了制海权,王国本土将直接暴露在异端的威胁之下。臣以为,在目前没有绝对胜算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海上决战,无异于将王国的命运赌在一次孤注一掷的投机上。”

  其他国家的海军评估也大同小异。面对地狱海军的规模、隐藏在深海中的潜艇威胁以及异端渗透部队在近海的骚扰,各国政府只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依靠现有的物质力量,他们无法独自打通这条生命线。他们需要超凡的力量,需要那个能够穿越亚空间、无视物理阻碍的传奇人物——尼欧斯。

  与尼欧斯进行谈判,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尼欧斯也正打算趁此机会好好从各国身上捞一笔。他在喀尔巴阡山脉建立的根据地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工业设备、训练有素的士兵、忠诚勤劳的居民、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资来建设和强化他的“钢铁雄心”。

  “我们喀尔巴阡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和人类之敌战斗下去的意志。我以护国大元帅的身份,欢迎所有愿意向我们伸出援手的人类同胞,并接受他们提供的任何帮助!”

  这番话传达的意思很明确:想要美洲的好处?拿你们的资源来换!

  既然要和尼欧斯进行如此重要的谈判,而且事关整个欧洲的未来,各国都希望能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排场。英伦三岛、法兰西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意大利王国、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挪威王国和瑞典王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欧洲强国都派遣了最高规格的代表团。

  成员包括外交官、军方重要人物,甚至是皇储。面子和里子都给足了,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既表达对尼欧斯的尊敬,也强调这次会谈的重要性。

  然而,当尼欧斯收到正式的邀请函,并看到会谈地点被定在罗马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罗马?圣城罗马?!”

  这不是一个安全的谈判地点。异端军团的兵锋已经打到了距离罗马仅仅五百多公里的威尼斯城下,十字军正在进行艰苦的对峙。

  这个距离,已经完全处于异端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内了。而且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也在面临异端渗透部队持续不断的骚扰和渗透。选择这样一个前线边缘、存在明显危险的地方进行如此重要的多国会谈……

  这太诡异了,太不对劲了!

  “会是鸿门宴吗?”尼欧斯在房间里踱步,脑海中飞速运转着各种可能性。他摇了摇头,推翻了这个想法。

  “不,各国不会愚蠢到让那么多重要的外交官、将军,甚至是继承人来冒这个风险。一旦出现意外,整个欧洲的权力核心都要遭受大地震。这个逻辑说不通...”

  “难道...是上帝?”

  亚空间的风暴已经平息,战略预言委员会已经重新恢复了和上帝沟通的能力。将会面地点定在圣城罗马——这座被认为是上帝在人间驻足之地,拥有着强大信仰力量的城市——在这里,上帝的力量应该能得到某种形式的增强。

  “要是祂设计杀死我,”尼欧斯说道,“还能借此机会控制到这里的所有政要。一旦他们都成为祂的傀儡,祂的触手就能轻易地伸到美洲,掌握那片大陆的财富和力量,彻底统治人类的命运。”

  一旁的luce问道:

  “圣徒啊,我认为各国不可能看不出来罗马这个地点的危险性。但他们仍然同意将如此重要的政要派到这里。这要么说明各国高层已经被教会或者某种更高的力量完全控制,失去了自主判断能力;

  要么说明他们认为,无论最终是您还是另一方赢得这场潜在的斗争,他们自己都能从中获得收益。”

  “狂妄!太自大了!他们这是在走钢丝——不,走头发丝!他们就不怕被上帝给控制了吗?”

  多米尼加点了点头,补充道:“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不要把你的盟友想的太聪明,有时候现实发生的离谱事情小说里都不敢编出来!

  以我这上百年的经历来看,各国关于上帝的情报,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教会渠道获得的,而掌握这些情报的,就是那群人类叛徒——战略预言委员会。

  各国对上帝潜在的危害性认知不足,或者说,他们对上帝的本质仍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敬畏。再加上对美洲庞大财富的贪婪,这种短视和欲望共同促成了他们同意选择罗马这样地点的决定。”

  “嗯,”尼欧斯微微颔首,认同了他们的分析。

  “而且,教皇到现在也没有出面,也没有任何官方声明与此相关。他那里或许也出了问题,或者他本身就在计划之内。”

  “同志们,我们得做好最坏的心理预期——前往罗马的旅程,和即将到来的会谈,不会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来,大家都过来,咱们开个会。我们需要详细评估所有潜在的威胁,并制定周密的应对计划。无论对方是谁,想把我困在罗马,都没那么容易!”

  ————————

  数天前,罗马。

  圣彼得大教堂内,教皇本尼迪克特正伏案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务。公文、报告、各地教会的求援信,以及来自前线关于战况和恶魔异象的紧急通报,几乎要将他淹没。

  尽管身处圣城的核心,笼罩在神圣的光环之下,理论上他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权力最大的人,但他真的不想干下去了。

  长达八个多世纪的战争,特别是近年来的急剧恶化,让这个庞大基督教世界摇摇欲坠,每一任教皇都在神和人之间维持着走钢丝般脆弱的平衡,现在,终于要结束了。

  “嗡————”

  一股突如其来的、彻骨的寒意毫无预兆地攫住了他。

  这不是物理上的低温,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一种纯粹的、来自高维存在的压迫感。强烈的恐慌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是一种他无比熟悉、又无比畏惧的感觉。

  “轰!”

  来自亚空间的力量降临了!

  周遭的空间泛起了肉眼可见的涟漪,空气变成了粘稠的液体。教堂内庄严的圣歌声在这一刻变得扭曲,彩色玻璃窗上映照的光线开始以诡异的方式闪烁。

  那股力量——那股庞大、冰冷、充满压抑感的力量——他太熟悉了!那是“上帝”,是那个他曾与之交易、将灵魂和力量抵押出去的存在。

  祂终于突破了亚空间风暴,重新和这个世界、和他的“容器”建立了联系。

  尽管窗外依然能透过高大的穹顶洒下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但他却感觉自己仿佛瞬间坠入了极地的深海,冰冷、黑暗、沉重,几乎无法呼吸。那种灵魂被挤压、被审视的恐怖,让他本能地想要蜷缩起来。

  下一秒,一个声音在房间内响起,不,更像是直接在他的灵魂深处炸开——那个恶毒、充满占有欲的嘶嘶声:

  “许久不见,我最甜美的容器~”

  本尼迪克特跪倒在地。

  他身上的一切力量,早在多年前的那场绝望交易中,就已经归属于这个自称为上帝的存在;他的灵魂,也注定将在某个时刻被祂彻底吞噬。面对这样的存在,他又哪里来的资本进行正面对抗?

  但他心中的疑惑总需要得到解答。

  “啪嗒!”

  房间的门被粗暴地推开了。原本守卫在门口的两名无魂者直接在上帝的力量下爆成一团烂肉!门后,几个身影缓缓走了进来。他们全副武装,手中举着装饰着圣徽的长矛。

  “砰!”"砰!"“砰!”

  脚步声十分整齐。这是战略预言委员会的几名核心成员。

  他们一进门,就立刻朝着本尼迪克特跪倒的位置——那个被“上帝”的目光和力量笼罩、空间涟漪最为剧烈的区域——跪了下去。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狂热和狂喜。

  “荣耀归于您!至高无上的主啊!您终于再次照耀您的子民!”

  先前亚空间的混乱隔断了他们与上帝的直接联系,只能通过仪式和模糊的预言来揣摩祂的旨意。而现在,那至高无上的存在终于再次降临,回应了他们的虔诚和等待!

  他们一边俯首膜拜着,一边用一种近乎呻吟的、充满**的语调,断断续续地念叨着赞美词:

  “以太海的黑暗无法阻挡您的光辉!我们的等待并非徒劳!”“您是唯一的真神!我们为您献上一切!”

  一些年老的委员会成员从怀中掏出仪式匕首,对着自己的身体,在胸口、胳膊上,毫不犹豫地、重重地刻下十字。鲜血立刻涌出,浸湿了他们的衣袍,但他们仿佛感觉不到疼痛,反而因这种献祭行为而更加亢奋,眼中的狂热几乎要喷薄而出。

  “你——”本尼迪克特艰难地从地上抬起头,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一个字一个字地蹦了出来。他看着眼前这群为了一个疑似是冒牌货而自残的狂信徒,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悲哀和愤怒。

  “哦?”

  那个嘶嘶声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意外。

  仿佛本尼迪克特这样一个被榨干的“容器”竟然还有力气说话,引起了祂的兴趣。那股笼罩在他身上的力量略微收回了一些,给了他片刻喘息的机会,似乎想听听这个最甜美的容器还有什么话要说。

  本尼迪克特趁着这微弱的空隙,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那句藏在心底、自从读完尼欧斯的报告后便挥之不去的话:

  “你终于不演了吗?亚空间的恶魔?”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惊涛骇浪。

  短暂的沉默之后,随之而来的不是预想中的嘲讽或平静的否认,而是暴怒。

  “嗯?!”那个嘶嘶声猛地拔高,紧接着,一股比之前强大百倍的亚空间能量轰然爆发!

  “轰——!”

  不仅仅是这间议事厅,整个圣彼得大教堂,乃至罗马上空都瞬间出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异象。彩绘玻璃窗上的圣徒画像开始扭曲变形,发出痛苦的哀嚎;墙壁上古老的壁画仿佛活了过来,上面的天使变成了可憎的怪物;地面在颤抖,仿佛有什么巨大的存在正在地底苏醒。

  罗马上空,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诡异的乌云笼罩,云层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血红色,似乎正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蛋白质烧焦的气味,远处隐隐传来仿佛世界末日般的哀嚎和尖叫——那不是真实的物理声音,而是亚空间能量爆发对现实世界产生的扭曲回响。

  索多玛天火似乎即将重现!

  “天启...天启降临了!!!”

  整个罗马城内,所有心怀信仰、与亚空间有微弱联系的信徒,无论他们身处何处,都同时感受到了这股恐怖的暴怒。他们的脑海中涌入了大量扭曲的画面和声音——地狱的景象、恶魔的低语、圣洁之物的腐化、以及那个嘶嘶声放大无数倍的愤怒咆哮。幻听和幻视,在圣城中如同瘟疫般蔓延。

  浅信徒只感到有些烦躁,狂信徒直接抱着头痛苦地哀嚎,甚至有人因此发疯倒地。

  “哪个异端说的?!谁?”

  这个自称上帝的存在,竟然会对“哪个异端说的”如此在意?这不仅仅是被冒犯的愤怒,更像是一个秘密被戳穿后的恼羞成怒和急于封锁消息。

  “谁说的!告诉我!我要将那个冒犯我的恶魔烧成灰!”声音中充斥着杀意和一种明显的急迫感。

  “上帝”降下了更多的力量,祂的声音被法术限制在这房间内,没有直接引发更可怕的物理灾难,但房间内的现实却被扭曲得更加严重。

  窗外的景色不再是罗马城的建筑,而是变成了波光粼粼、色彩诡异、充满不稳定能量的亚空间景象。扭曲的星辰、模糊的形体、不可名状的色彩,正在逐渐代替原本熟悉的世界,将这个房间和它里面的人彻底与现实隔离开来。

  上帝直接将这座教堂从现世强行拉入了亚空间。

  本尼迪克特看着窗外急速变化的景象,听着“上帝”充满慌乱的暴怒,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消散了。

  准确地说,是释怀了,八百多年来无数历史的疑点,都可以得到解答了。

  历代教皇只知道当初十字军在耶路撒冷犯下了终极异端的罪行,是他们的行为导致恶魔降临。出于稳定考虑,这个秘密被教会掩盖,只有极少数高层才知道真相,其余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官方的宣传: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恶魔突然降临阻止了十字军的朝圣,自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八百多年的战争。”

  他原本在看完尼欧斯带回的《美洲文明调查报告》,得知那片大陆上存在着与欧洲截然不同的、似乎更加古老、更接近大地和自然的本土神明时,心中就已经对这个“上帝”的身份产生了一丝怀疑。

  那个报告中描述的神明,与这个自称上帝的存在给人的感觉——冰冷、压迫、索取、交易——有着天壤之别。

  而现在,看到被自己质疑身份后,竟然会如此着急,不惜代价地动用庞大力量将他和现实隔离开来,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威”的上帝——不,本尼迪克特现在明白了,祂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秘密。

  这种反应,不是一个真正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神明应有的姿态。真正的神,只会对凡人的质疑感到怜悯或是不屑,而不会表现出如此明显的慌乱和杀意。

  难怪史书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相关的记载,原来如此...

  本尼迪克特的心中,反而因为这份确定而奇迹般地涌现出一丝平静。他看着眼前这个伪装了八百多年的存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平静地、却又充满力量地说道:

  “你...是冒牌货,对吧?那真正的祂在哪?”

  “上帝”没有回答他。

  在祂主宰的亚空间领域,言语是多余的。祂选择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冲破本尼迪克特最后的精神防御,直接侵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祂要搜查本尼迪克特的记忆。一点一点,细致入微地。祂要知道,哪个异端揭露了祂的秘密!

  知道这一切的代价,就是彻底抹去本尼迪克特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在灵魂被彻底吞噬的前一刻,本尼迪克特尹 7琉伊厁児jiu(二)月椅脑海中闪过的,是尼欧斯的眼睛,是《美洲文明调查报告》中那些关于古老神明的描述,是火箭升空时,奥伯特博士在电波中传递的、关于人类未来的希望...

  他用自己的毁灭,换来了对真相的最后一瞥。

  PS:其实前面的一些章节北宅已经把一些细节写出来了,但奈何有一些读者没仔细看,直接在评论区说北宅没能力写好,强行拉踩,现在终于可以把上帝的真相揭露了(大喜)

  无奖竞猜:真正的上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赤潮:1921 : 关于宗教的叠甲声明

  因为下一章要写1099年耶路撒冷发生的悲剧,并且揭示本书“上帝”的真相和真正上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关于以下几个可能在不同宗教上发生的冲突与矛盾点北宅在此作统一的说明:

  本书中会出现犹太教、天主教,由于基督教大分裂时间出现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因此包括东正教,伊斯兰教(逊尼派)等宗教。

  关于下一章的主视角人七23冷咝氿妻傘物北宅采用耶稣,而非其它的先知如穆罕默德,雅威、摩西等。

  因伊斯兰教认定亚伯拉罕是第一个先知,穆罕默德被认为是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儿子,在本书中认定穆罕默德是一名受到上帝启示的传教者,北宅这样安排仅出于小说一神教世界观的需求,而非刻意贬低或者拉踩伊斯兰信仰。

  本书的铁壁苏丹国采用逊尼派而非什叶派信仰。

  本书认定三位一体,即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圣灵三位一体,耶稣升天后本书将以“上帝”作为代称。

  考虑到战壕十字军官方暗示是上帝给铁壁苏丹国降下铁墙,因此本书认定真主安拉和上帝是一体的,北宅没有冒犯穆斯林信仰的意思,请包容北宅,感激不尽。

  本书采取《新约》,关于犹太教《旧约》的十诫中的“上帝终将派遣一位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本书认定耶稣是弥赛亚。

  由于国内在对这些宗教信奉的主的汉化统一称为“上帝”,各个教对主的称呼被模糊地概括为上帝,因此北宅不作详细划分与解释,统一地以“上帝”作为概括。

  甲先叠到这里,北宅由于小时候遭遇过宗教恐怖袭击(详情请看杂谈卷:论大D老师给北宅的灵感),因此对于宗教问题比较敏感,感谢理解。

赤潮:1921 : 第66章 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