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72章

作者:夏虫之语

第191章 把知识分子利用起来

  从1985年以来只要是说起戈尔巴乔夫和戈式改革谢尔比茨基就是不屑的态度,1986年后他对待戈尔巴乔夫的看法不断恶化,说起来也十分激动,而且是越说越激动。

  在抨击了戈尔巴乔夫和所谓的改革后,谢尔比茨基开始不断地高声咒骂起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姆林纳日、雅科夫列夫等改革派的高参智囊。

  显然作为政治对手和执政理念的对立面,谢尔比茨基对这些人的恨意已经到了彻骨透心的程度了。

  不过谢尔比茨基并不是只为了发泄而骂人,在他的预感中,他确实是真的认为戈尔巴乔夫等人的改革是在自毁长城。

  明知道戈尔巴乔夫等人是在推着苏联这辆大车往悬崖而去,可是自身难保的谢尔比茨基却无力阻止他们。

  急躁和焦虑让谢尔比茨基早已患上了失眠症,性格月越来越敏感多疑,因此对许多原本信任的手下都多了许多担心和试探。

  在确定哈尼耶夫没有投靠古连科的意思后谢尔比茨基才真的放了心。

  哈尼耶夫在听了谢尔比茨基半天的发泄后心中赞叹不已:老爷子看的很真实,预料的也不错,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确实是毁掉了苏联,如果苏联一直采用保守派的改良递进式改革,苏联绝不会在1991年解体消亡,怎么也能再支撑个十年以上的。

  也许谢尔比茨基还以为自己可以隐忍等待,等到戈尔巴乔夫倒行逆施下改革失败,威严扫地后,保守派们能够走上台前重整河山。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混账事越做越多,苏共许多高层不能容戈尔巴乔夫是必然的,不然也不会爆发8.19事件。

  只不过谁也想不到由于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意识形态的输出太成功,加上戈尔巴乔夫等人太拉跨,短短几年间苏联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加上各个加盟共和国的民族独立势力的成型,不等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就先迎来了解体的时刻,保守派们完全没有机会拯救这个国家了。

  苏联的命运就好比一个重病在身的老者,原本虽然身体渐渐虚弱,但是总还有几年的寿命能苟延残喘的熬着,可是戈尔巴乔夫选择的动手术加化疗的方式治病,这位老者的生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下滑,没几天就突然暴毙了。

  如果不是真的亲眼看到苏联解体,恐怕没有人敢相信三年以后苏联会从世界上消失,因此谢尔比茨基等保守派大佬高官选择隐忍等待也确实是一个法子,只是他们想不到命运没有给苏联机会,也没有给他们留机会。

  陪着谢尔比茨基一起抨击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足足半个多小时,哈尼耶夫才看到老爷子脸上有了笑容,似乎有些痛快了。

  谢尔比茨基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润润喉咙,温声说道:“你还年轻,在副州级的位置上沉淀两年也不是坏事,再忍一忍,会有机会的。”

  哈尼耶夫来的时候就知道谢尔比茨基能把自己提拔到副州级已经是很上心了,正州级的领导职位很重要,必须由乌克兰第一书记做主,还要上报莫斯科的中央组织部,所以古连科如果不配合,谢尔比茨基也无法左右正州级的人事任命。

  更何况哈尼耶夫想要做的事哈尔科夫的州长,这对于现在的谢尔比茨基而言却是很难办。

  不过哈尼耶夫这次来不是给老书记制造难堪的,而是想要帮助老书记重新出山,执掌乌克兰中央权利的。

  捧着茶杯,哈尼耶夫吹了吹白烟,轻轻嘬了一口,说道:“老爷子,您的担心和苦恼我都知道,说句真心话,我个人想进步,想要为人民做些事情,这是您老也知道的,但是我这次来更重要的是想跟您说一说我的一些想法,我觉得古连科是一个妥协派,他干不好乌克兰第一书记的工作,他遵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会毁掉您在乌克兰辛苦经营的成绩,您老人家不是一直想要出山吗?

  我想要帮您!”

  哈尼耶夫话音未落,谢尔比茨基就有些激动了。

  “你想到什么好法子了?”

  谢尔比茨基在去年就多次表示要重新付出,曾经把自己的孙子和基辅的一些部级心腹召到疗养院商量对策,还要哈尼耶夫也出谋划策。

  当年哈尼耶夫就提出让国内外的媒体和笔杆子对谢尔比茨基进行大力的宣传报道,以正面引导唤起乌克兰民众对谢尔比茨基数十年工作的成绩的感恩之心,激起乌克兰民众对老书记的支持和怀念。

  为了宣传谢尔比茨基,哈尼耶夫还自掏腰包请路透社第一个在国际新闻上对乌克兰下台的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进行了以此梳理报道,明面上是梳理了谢尔比茨基十几年第一书记的工作,并表明是因为对改革的理念之争和切尔诺贝利事件而被迫远离了最高权力的舞台。

  这一番梳理就把谢尔比茨基的工作成绩总结了一下,十多年里乌克兰的经济量不断飞升,是苏联各个加盟国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工业生产量增长了近五倍,农产品产量增长近一倍,人口增加到1986年的5131万,在谢尔比茨基辞去乌克兰第一书记职位前,乌克兰生产的钢占全苏产量的34%,铁占40%,谷物占25%,综合工业产值接近苏联的30%。

  从人口面积和资源横向对比,乌克兰在谢尔比茨基的领导下已经成为了苏联大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而且其重要性还在不断攀升。

  这个西方媒体披露出来的信息宛如一枚炸弹炸醒了乌克兰人和不少苏联人。

  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谢尔比茨基书记默默工作了数十年,为乌克兰奉献了半辈子,确实干了许多利国利民的真成绩,这样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是列宁同志留给苏联人民的好学生。

  一直奉西方言论为真理的许多乌克兰的知识分子们当时态度就有些松动,不再仇视谢尔比茨基,也开始在各种媒体报纸杂志上公开客观甚至富有褒义的评价谢尔比茨基。

  当时确实让许多乌克兰人民对老书记心生同情和感恩,对谢尔比茨基的风评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当时得知国内外对自己的好评如潮后,谢尔比茨基就十分高兴,虽然一时间无法争取出山,但是有这个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谢尔比茨基自信戈尔巴乔夫已经不可能再有魄力和胆识免掉自己的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保留着这两个位置自己就还是苏维埃的领导人,忍耐下去自然也有机会了。

  因此一年多以来,谢尔比茨基还能稳做副国级位置,乌克兰第一书记古连科也只能做中央政治局和苏维埃最高主席团的替补委员,一直无法转正。

  不过今年以来古连科越来越不顺从谢尔比茨基的意思,显然是他无法容忍再让谢尔比茨基占据着本该由他这位新乌克兰第一书记担任的两大委员。

  谢尔比茨基最近也一直在尝试给古连科找一些麻烦,用自己的老人和能量在乌克兰的党内和苏维埃里敲打古连科,想要让他懂得尊重自己,收敛野心。

  可是权利的魅力没有人能阻挡,已经距离副国级只差一步的古连科并不甘心一直做谢尔比茨基的傀儡,所以近几个月以来乌克兰的政坛一直在暗流涌动,尤其是6月份总书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后,古连科第一时间对乌克兰中组部进行了人事冻结,对谢尔比茨基想要提拔重用的一批人都不予办理,对他自己的人则在人事冻结前提拔了十余名。

  对于乌克兰的中央领导们而言,古连科和谢尔比茨基的矛盾已经近乎公开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哈尼耶夫知道不扳倒古连科自己的政治前途无望,才会专门来雅尔塔拜见谢尔比茨基,准备跟他商量拿下古连科的事情。

  见谢尔比茨基满脸喜色,哈尼耶夫点点头,说道:“我是有一些想法,但是还不是很成熟,需要跟您商量一些,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

  “先说说,你的智慧很重要,我一直认为你如果早出生五十年,一定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种复杂的局势中成为苏联甚至国际上的政治明星,当年也是你帮我分析后我才决定主动隐退的,虽然我因此失去了权利,但是在党内也享有了独特的地位,你现在既然有想法了,一定是会用的,说来听听……”

  哈尼耶夫放下水杯,低声说道:“我在教育行业工作时认识了许多咱们苏联和乌克兰的大学教授和诗人作家、院士,在推动教材改革工作时也得到了他们的信任,现在我在基辅和哈尔科夫的许多高级知识分子们面前都很有地位,说的话也能得到他们的重视。

  我知道您不喜欢这些人,但是我们要承认他们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现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言论自由、经济自由和思想自由都是在逐步迈出的步伐,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借助改革的春风都办了许多私人的报刊,也成立了一些私人组织,虽然说是只为了呼吁民众和政府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后果进行弥补,例如彻底关闭核电站,赔偿受灾人群等,但是您也知道所有的组织成立后只要政府不加以管束最终都会演变为有政治倾向和政治目的的组织……”

  “你想利用你在乌克兰的大知识分子中的地位利用他们和他们的组织做些什么?”

  谢尔比茨基皱眉思索,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他们会被你说动,听话做事吗,知识分子可都是一帮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总是自以为高明,很难降服的。”

  哈尼耶夫点点头:“是的,他们确实是心思很多,但是他们终究是人,是人就有欲望与需求,我们只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总能想办法牵着他们的鼻子来,到时候他们会自发的心甘情愿的帮我们办事的。”

  “你有法子?”

  谢尔比茨基赞叹道:“我们苏联的干部最缺乏的不是学识,而是面对特殊时间和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你总能在最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解决方案。

  这些知识分子们搞的组织我也知道,他们呼吁的事情都一样,成立了几个报刊社目前都是校报,影响力不大,你是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崛起的人,他们信服你也正常。”

  哈尼耶夫点点头:“是的,这些知识分子说复杂也复杂,说单纯也单纯。

  您也知道我们乌克兰的知识分子里有许多人都是民族独立的支持者,这些人目前以宣传环保为主,但背后都有政治目的,组织内部也有许多就是多年以来宣传民族独立的骨干,他们以前都是在私下串联宣传,现在才敢走上台前。

  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他们现在还无法公开成立组织和报刊,他们的首脑和组织者大致有七八个人,最核心的是伊万诺夫、伊凡·德拉克、贡查尔、马卡尔四个人,他们给自己的组织和行动冠名为“鲁赫(乌克兰人民运动)”,这两年影响力越来越大,基辅和哈尔科夫的许多高校的学生都是他们的组织成员。”

  谢尔比茨基冷哼道:“这些人最不好对付,国家需要他们的知识,但是他们是最向往西方的人,也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吹鼓手!”

  “我知道您不喜欢这些人,但是深化改革已经启动,政治体制改革都成了新时代的最主要的任务,这场改革将改变苏联的政治面貌,打破一切旧有认知,这些人就是这个时代下率先收益的人,他们又是支持戈式改革的拥有影响力的人,我们如果不将他们收为己用,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对立面,成为我们的敌人,这种力量不应当放在外面自由发展,必须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才能放心,也能在需要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哈尼耶夫说着微微眯眯眼,右手握拳在空气中很有力气的挥动了一下。

第192章 掌握鲁赫,培养鲁赫,利用鲁赫

  能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做事坚韧不拔,自信且有些时候顽固的,不过他们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能听进去意见建议。

  谢尔比茨基就是一个传统的苏联官僚,他有能力有想法有手腕,从来都是坚毅果敢,轻易不会被人蒙蔽,如果按照他的认知和习惯,他看待乌克兰的那些知名的文人和知识分子从来是冷酷而严厉的,因为这些人里有太多的民族独立份子了。

  为了扼杀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声音,谢尔比茨基执政时没少在乌克兰党内和政府打压与乌克兰独立份子们走得近的官员,也一直不许乌克兰的知识分子办报集会。

  当年哈尼耶夫的父亲弗拉基米尔被下放到郊区农场也是因为与宣传民族独立的知识分子关系很近,被谢尔比茨基给打击了。

  谢尔比茨基为了苏联和乌克兰奋斗了半辈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他走上了与总书记对立一面,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发生让谢尔比茨基为首的乌克兰帮和保守派十分被动,最终谢尔比茨基失去了乌克兰第一书记的位置。

  随着谢尔比茨基逐渐的失去对乌克兰政局的掌控,在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改革推进下,乌克兰的言论、经济甚至政治的全面变化已经震惊了谢尔比茨基。

  乌克兰自1960年一直以来宣传民族独立的知识分子们也趁着言论自由的东风成立组织,快速发展。

  谢尔比茨基即使半隐退的居住在友谊疗养院,但他还关心着乌克兰的革命事业,也知道乌克兰的高级知识分子们的动作。

  一开始谢尔比茨基想的只是如何打压民族独立势力,毕竟他执政之时一直是这样做的,并且取得的效果也很好。

  可是现在谢尔比茨基不再是在乌克兰呼风唤雨的最高领导人,他在听了哈尼耶夫的建议后也陷入了思索。

  “如果你真的能让我们乌克兰的那些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们为我们服务,自然是好的,现在他们的力量每天都在壮大。”

  哈尼耶夫拍手笑道:“是啊,我乌克兰现在的大学生年轻人很多都是这些人的学生和信徒,他们组建的‘鲁赫’虽然十分宽松,完全不具备一个真正组织的特点和框架,但是因为西方的风气吹进来了,近些年的思想开放和言论自由也到了一个最宽泛的程度,所以‘鲁赫’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目前该组织成员已经超过十万人了,虽然暂时没有政治诉求,但是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现在政治体制改革开始推进了,按照戈尔巴乔夫的部署,下一步他会成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最高国家权力体系由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三级结构改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四级结构。

  这个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效仿美国的民选政府,要让各地推选代表参与管理国家。

  我觉得等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施行后,这些在乌克兰拥有巨大号召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们是可以争取成为人民代表的,这样这些知识分子就直接成为了苏联的官员,甚至是高级官员,他们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一介文人了,而是可以参与管理国家的党外人士……”

  谢尔比茨基皱眉道:“我明白了,如果真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些知识分子必然会参与国家治理,到时候他们远比现在要危险,我们必须把这股力量抓住,他们如果配合我们,我们就能依靠这股改革中的新生力量与古连科抗衡了。”

  哈尼耶夫点点头:“不只是抗衡,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这股力量扳倒古连科,扶着您老人家重新回到乌克兰的第一书记的位置上。”

  谢尔比茨基长叹一声,感慨道:“苏联是我们苏共建立的联邦国家,苏共就是最高权利的主人,我在党内起起落落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是在等待,等待新的领导人上台后我重新进入中央,可以说如果总书记这个级别的领导人打压我,我是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的,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改革反而给了我一个机会,民选代表一步跨越成为参与苏联管理的领导,如果乌克兰的人民代表支持我,古连科就不等不向我妥协。

  而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也是从民选代表中再推选出的,这样理论上讲,未来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可以选举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即便我暂时不能复出,我通过人民代表推举出一个我的臂膀担任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要不了多久我就能让古连科乖乖的把第一书记让出来。”

  说着谢尔比茨基复杂且惊喜的眼神就不断盯着哈尼耶夫,把哈尼耶夫看的有些别扭。

  “老爷子,您什么意思,是否赞成把这些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组织收为己用?”

  谢尔比茨基侧目见妻子已经带着塔季扬娜出去看花了,就从怀里取出烟斗,哈尼耶夫忙上前帮他装烟丝点燃。

  “叭叭……”

  吐出一口烟圈,谢尔比茨基轻咳道:“如果能把他们收为己用当然很好,在新的形势下,这些人的作用远比以前大得多,失去控制造成的危害也不敢相信,你准备如何操作?”

  “这些知识分子空有一腔热血,也自认为是看到所谓真相的清醒人,所以他们之中有不少是宣传民族独立的积极分子,不过不管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成分如何复杂,他们现在毕竟没有几个掌握了权力,他们以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和出版社编辑、诗人作家的身份参与协助党和苏维埃工作,我们只要给与他们方便,支持他们的所谓主张,这些人就会围拢在我们的身边……”

  哈尼耶夫平时不怎么吸烟,但是为了配合谢尔比茨基还是取出一只雪茄点燃。

  吸了一口,哈尼耶夫口鼻喷烟的说着:“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我虽然冒了巨大的风险,但是也成了咱们乌克兰的名人,况且有您的看重和保护,我的政治前途不仅保住了还更宽广了,我到了教委开展工作中渐渐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们认识熟悉了,因为我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做的事情,他们都很佩服我欣赏我,加上我现在又是直接管理他们的教委副主任,又在教材改编等工作中表现的让他们很满意,甚至佩服,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基本都服气我,我在他们的群体中有极好的群众基础,所以也有信心把他们收为己用,帮助您扳倒古连科,帮您重新执掌乌克兰大权。”

  烟雾缭绕中谢尔比茨基的脸色都有些迷幻难明,他突然询问:“这么说你去教委还是去对了。扳倒古连科可不容易,具体怎么做?”

  这一会儿谢尔比茨基已经追问了哈尼耶夫三次,他知道老爷子是真的急了,就直奔主题的说道:“前年对您的报道已经让您的名望在乌克兰十分高了,即便是被您一直打压的知识分子们也没有攻击您的意思,这就很好。

  现在我已经得到了‘鲁赫’的几位领导人的信赖,只要您动用您的能量帮我,让我能帮助一下‘鲁赫’,最好我亲自帮他们重新改组‘鲁赫’,把这个松散的组织改造为一个有组织架构的政治组织,然后整合资源确立组织报刊,让‘鲁赫’有组织的发展成员,进行宣传,未来还能选出最听话的人,推动他们成为人民代表,为我们发声……”

  哈尼耶夫忙着说话,手中的雪茄不知不觉间已经熄灭了,他放下雪茄继续说着:“我们要趁着现在政治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推行,鲁赫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时抓住这个力量,并复制我们苏共的组织经验建立鲁赫的一套严谨组织,这样未来的鲁赫就是另一个听命您的‘苏共’。

  您想,只要我们来亲自领导‘鲁赫’,培养‘鲁赫’,很快这个组织就能发展出上百万的成员,到时候我们振臂一挥,乌克兰的舆论民心就是由我们操纵,我们再能控制住乌克兰的人民代表大会,您就是乌克兰的无冕之王。

  只要我们能掌控鲁赫,培养鲁赫,等到鲁赫的成员发展起来,再随便找出一些古连科的错误,让鲁赫进行宣传,古连科就会在乌克兰民众的眼中威严扫地,再利用路透社和鲁赫对古连科一派的干部的贪腐现象进行宣传报道和抗议,很快古连科就会被搞的焦头烂额,戈尔巴乔夫也会质疑古连科的能力。

  到时候让让鲁赫裹挟民意要求您老出山主持大局,您再在党内运作一下,古连科被拿掉,您老人家重新出山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哈尼耶夫规划的前景无比的诱人,谢尔比茨基也动心了。

  谢尔比茨基的呼吸微微急促,右手大拇指摩挲着发烫的烟斗口,点点头:“你的计划很完美了,我们掌握鲁赫后把它培养成民间最大的组织,这就拥有了和乌克兰苏维埃抗衡的底气,古连科干几年工作不可能不犯错,他提拔起来的人也不可能没有错,只要我们盯着他们找毛病就一定能发现。

  你正好与路透社等境外媒体有联系,让他们报道一下,鲁赫再在国内煽风点火,裹挟民意,确实能有很大的机会制造巨大话题和群众事件。

  以戈尔巴乔夫的德行,他肯定害怕境外媒体的追踪报道,担心乌克兰的民众事件让人认为他的改革是失败的,所以古连科多半要被处理的,但是戈尔巴乔夫是个小心眼,他不用古连科也未必敢再让我复出的。

  不过,这样做是不是有损我党的形象,太过玩弄权术阴谋了……”

  哈尼耶夫看出了谢尔比茨基的迟疑不定,知道他作为苏联老干部是不想通过损坏苏联和苏联干部形象的手段复出的,但是他又真的不能再忍受隐退的生活,所以只差自己的一把火了。

  “您是正人君子,可是戈地图他对您可是丝毫没有手软,也并不厚道啊……”

  心中斟酌了语言,哈尼耶夫说道:“为了苏维埃的事业,您应当摒弃妇人之仁,至于您的担心我觉得不用怕,古连科下台后戈尔巴乔夫胆敢不让您出山,他让谁干乌克兰第一书记都没用!

  只要鲁赫是咱们的手脚喉舌,我们就能让新的第一书记干不成,到时候乌克兰还得是您老当家做主。”

  “说的也是。”

  谢尔比茨基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紧紧攥着烟斗,沉声说道:“就按你说的办吧。”

  哈尼耶夫心头一喜,他知道鲁赫未来的发展规模,可以说乌克兰独立的民间推手就是鲁赫,随着苏联的改革发展,鲁赫对苏联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不过鲁赫真正的快速发展还是从政治体制改革后开启的,哈尼耶夫在跟伊万诺夫、伊凡·德拉克、贡查尔、马卡尔四位“鲁赫”的创始人和领导人熟悉后就动了将他们和他们创立的“鲁赫”收为己用的念头。

  经过教材编辑和《乌克兰民族发展史》的编辑工作,哈尼耶夫已经隐隐成为了这些大知识分子们的核心人物,但是想要培养壮大“鲁赫”,以哈尼耶夫的级别和权利显然还做不到,所以只能请谢尔比茨基出手帮忙。

  在谢尔比茨基同意后,哈尼耶夫又跟他商量了一些细节,得知想要壮大鲁赫哈尼耶夫需要内务部、宣传部、文化部、教委、国家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委员会等诸多部门的配合,谢尔比茨基思索后拿起来自己的专用电话。

  他把电话打给了自己的孙子尼古拉,要求尼古拉通知自己在各部门的心腹,于本月末在基辅别墅开会,谢尔比茨基的意思是由尼古拉主持会议,但是哈尼耶夫则要作为掌控和培养“鲁赫”的计划的落实者在会议上做重要发言,并统筹各部门的资源,尽快把“鲁赫”培养壮大起来。

第193章 掌握鲁赫,培养鲁赫,利用鲁赫(2)

  挂断了通往基辅的专线电话后,谢尔比茨基走到窗口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顿时射入房间。

  他指了指外面,说道:“这里到处都是监视我动向的特工,有莫斯科的人也有古连科的人,他们不希望我离开疗养院,我也知道我如果贸然回基辅或者去莫斯科,会引来许多变数,所以近年来我一直老老实实住在疗养院,很少离开,就是要麻痹他们。

  虽说他们在监视我,但是我毕竟是副国级领导,也有自己信赖可靠的安保和没有被监听的电话专线,终究是能做些事情的。

  维克托你回去以后就按照我们商量的步骤去做,这几个部门都有我的人,到时候得到了我吩咐后他们会配合你的。”

  听了谢尔比茨基的话后哈尼耶夫忙答应着,他知道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各部门各州里多的是谢尔比茨基的门生故吏,他在乌克兰经营数十年,不说把乌克兰打造成了铁桶一片,那也差不多了。

  之前所以日益消沉不过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有意打压和古连科的背刺,让处于党内找不到解决角度的谢尔比茨基焦躁愤怒。

  可是现在哈尼耶夫为谢尔比茨基找到了一个盘外招,也规划了一条复出之路,他自然是恢复了昂扬的斗志,两个深邃的眼睛里也越发有神了。

  作为乌克兰帮和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作为统治乌克兰数十年的四朝元老,即便退居二线了,只要谢尔比茨基真的想有所作为,还是有巨大的能量,跺跺脚就能震动半个乌克兰政坛。

  在哈尼耶夫的认知中,乌克兰的“鲁赫(人民运动)”绝对不能小看和忽略,这股力量是最近几年乌克兰最强大的群众力量,虽然这股力量缺乏组织领导和思想纲领,但是未来确是推动乌克兰独立的最大推手。

  明知道“鲁赫”潜力巨大,哈尼耶夫不可能不把这股力量控制在自己的手上。